爱君独酌板桥句,想君不向稽山时。千载风流同一辙,孤坟数尺埋蒿藜。
文章误人岂当日,声名虽好终何为。譬之花卉自开落,又如时鸟啼高低。
行吟漫葬江鱼腹,鵩来空赋予何之。君不见吾腰耻为小儿折,或车或棹聊为期。
又不见嬴颠刘蹶不到耳,采花摘实相维持。春寒漠漠青山路,厚颜已觉归来迟。
一廛尚冀容此老,与君朽骨分东西。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55)流寓梓州时所作。

全诗八句,每四句一组,共分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组,首二句以“爱君”起兴,表达了作者对李太白的敬慕之情。中间两句写自己与太白的相似性,即都是千载风流人物。后两句用比喻,指出李白文章误人,声名虽好,终为世人所不容。后四句为第二组,首二句写李白一生行吟,死后葬于江鱼之腹,又为杜鹃所啄食,令人感慨万端。后两句以“君不见”发问,指出太白生前耻于小儿折腰,但最终还是被车马所驱使。又因他晚年颠蹶,不得善终,而杜甫自己却能乘着春天的暖风悠然归家。最后两句写杜甫自比太白,希望与太白一样,能在青山路上安度余生,并表示自己不会因为春寒而归来迟延。

这首诗是杜甫借咏李白来表达自己的心志。诗中既有对太白的赞美,又有对他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又寄托了作者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