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
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
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
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
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
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
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 诗人表达了对恩人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感叹时间的流逝。
- 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这里用“寸草”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虽然努力报答恩人,但恐怕不能完全回报恩人的期望。
-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 这里提到“万钟”,即丰厚的俸禄,而诗人认为这些并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和修养。
- 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孔子一样,不仅怀念过去,更希望参与未来。
-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使生命的长度已经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可能还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 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界限的看法,认为生者与死者之间并无隔阂。
- 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尽管有祭祀和纪念的行为,但诗人认为这并不能真正表达他对恩人的思念之情。
-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 通过学习诗歌和史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圣人事迹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的学问和成就来源于不断的积累。
- 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诗人强调自己的忠诚和孝道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外界给予的。
-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 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对恩人的怀念之情。
- 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恩人德行的光辉无法超越的感慨。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恩人感激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生死界限的感慨的抒情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自己对恩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恩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