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二十年,短褐足尘垢。
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
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
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
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
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允蹈固未见,能言人亦难。
得微可齐语,引置庄岳间。
大路平如掌,仁者贵安宅。
直弦为君弹,万里等寻尺。
何年纪渻子,相向犹木鸡。
肝肺已自镂,土苴非所知。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次韵鲁直留别》。
- 诗句与译文:
- “南北二十年,短褐足尘垢。” —— 描述作者在南北两端生活了二十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已经满是尘土。
- “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 —— 比喻自己虽然有很高的志向(九仞),但因为地厚而无法达到(如泉水一样清澈)。
-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 —— 形容月光照亮了前面的山峦,如同明亮的面容。
- “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 —— 用黄鹄比喻自己的理想,即使眼望千里,也无法实现,只能在梦中攀登(喻指追求)。
-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 —— 表示自己因为食物过多而感到不适,但是看到你后立刻感觉轻松。
- “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 —— 暗示对方有着治疗疾病的良方,像药物一样能够治愈身体的病痛。
-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 —— 形容自己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像早晨的露水和寒冷的冰块一样坚强。
- “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 —— 比喻那些看似茂盛生长的植物其实并无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只有高处才能散发香气。
-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 —— 形容说话时舌头的滋味(比喻言语)就像美味的食物一样让人享受。
- “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 突然理解到《孺子歌》的含义,要洗涤自己的污垢。
- “允蹈固未见,能言人亦难。” —— 指出虽然能够行走(允蹈),但是说出正确的话(能言)却难以做到。
- “得微可齐语,引置庄岳间。” —— 认为微小的事物也能表达清楚,就像把人放在泰山或嵩山之间一样。
- “大路平如掌,仁者贵安宅。” —— 强调道路宽广平坦(大路),仁慈的人重视一个安稳的家。
- “直弦为君弹,万里等寻尺。” —— 比喻音乐中的琴弦直如一根直线,距离虽远但如同近在咫尺(万里)。
- “何年纪渻子,相向犹木鸡。” —— 询问年迈的人(渻子)是不是也像木鸡那样呆板。
- “肝肺已自镂,土苴非所知。” —— 表示自己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上并不受此影响。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例如,“目断两黄鹄”和“月在山之颜”,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流露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通过对友情的赞颂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