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征骑渡溪岩,跋涉艰难分所甘。
泉石几时归水北,风烟今夕过江南。
日轮杳杳衔青嶂,天影茫茫浸碧潭。
猿鸟不知迁客恨,云间啼叫满松楠。

【注释】

玉山:泛指名山。五首:指五首诗,这里泛指五首诗。悠悠:悠长而远大的样子。征骑(qí):远征的战马。溪岩:在溪流旁的岩石上。跋涉艰难分所甘:历尽艰险,饱尝艰辛。分:分摊、分担。甘:甘愿、乐意。泉石:泉水和岩石,借指隐居之所。几时:什么时候。归水北:回到北方。风烟今夕过江南:风和烟笼罩了江南,暗示诗人此刻身在江南。日轮:太阳。杳杳:隐隐约约,形容遥远的样子。衔青嶂:太阳挂在青山上。天影茫茫浸碧潭:天的影子映照在大潭中。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猿鸟:山林中的猿猴和各种鸟类。不知:不知道。迁客:被贬到外地的官员。云间:天上。啼叫满松楠:猿和鸟的啼叫声充满了松树和楠木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时的作品,作于大历五年(770)。

此诗首联写旅途之苦,次联写归期之望,三联写江南之美,末联写身世之悲,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

前四句写旅途之苦,“悠悠”点出行程之长,“征骑”点出行旅之难 。“跋涉”点出行旅之苦,“艰难”则突出行旅之难。“分所甘”,意谓虽然艰难辛苦,但还是乐意承担,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

中间四句写归期之望。“水北”为北,言其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回到北方;“江南”为南,言其恋家之情切切,盼望早日回家。“今夕”二字写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渴望。最后两句写江南美景,“风烟”暗点江南,又见其思乡之情;“猿鸟”既写景,又见其思乡之情;“鸣叫满松楠”,“鸣叫”即鸣叫,言猿鸟因思乡之情而在松木楠木林中高声啼叫。

结尾四句写身世之悲。“迁客”即被贬官之人,言自己此时已非朝廷命官,而是被贬的闲人;“云间”指天上,言自己此时已非人间的人,而是天上的神仙;“啼叫满松楠”既写景,又见其悲情。

作者以山水为伴,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之美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此诗语言清新明快,情感深沉含蓄,风格清丽婉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