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正高洁,岁律忽峥嵘。
岸竹森如束,山田漫已耕。
溪寒幽石出,岫远暮云横。
试问螭头吏,谁令向此行。

以下是对《遣兴其三》的逐句解释:

  1. 风景正高洁,岁律忽峥嵘
  • 景色高洁:形容景物非常清幽、纯净。
  • 岁律忽峥嵘:岁月的变化或节气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1. 岸竹森如束,山田漫已耕
  • 岸竹森如束:岸边的竹子密集得像一束。
  • 山田漫已耕:山上的田地已经耕作完毕。
  1. 溪寒幽石出,岫远暮云横
  • 溪寒幽石出:溪水寒冷,石头显得格外清冷。
  • 岫远暮云横:山峦在黄昏时分显得遥远。
  1. 试问螭头吏,谁令向此行
  • 螭头吏: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指负责某种职务的人。
  • 谁令向此行:是谁命令我去这个方向的。

翻译与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在边塞登高望远时所作,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战场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 丰年孰云迟:丰收的年份怎么会觉得晚了?
  • 甘泽不在早:恩泽不会因为时间早而减少。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 春苗九月交:春天的新苗在九月份就已经成熟了。
  • 颜色同日老:它们的颜色和一天结束时一样。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 衡门士:隐居不仕的人。
  • 忽悲尚枯槁:他们忽然悲伤,仍然显得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 展材力: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 先后无丑好: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好的开始和结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边境安宁的渴望。
  •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士兵们的同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