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禅林海内无,盛衰亦与世缘俱。
只应泉石不知老,长伴烟云得自娱。
种杏仙家今寂寞,献花衲子亦乾枯。
我生颇恨来游晚,也胜不来空看图。
【诗句注释】
- 客言庐山往年之盛今不逮远矣:客人说起庐山往年的兴盛,现在比不上远方了。
- 福地:指庐山被称为福地。禅林:佛教寺庙。
- 海内:这里指国内。
- 盛衰:这里指佛教的兴盛和衰败,暗喻庐山的兴衰。
- 亦与世缘俱:也和世俗的缘分一样。
- 只应泉石不知老:只应该像泉水、山石那样,不知道衰老。
- 长伴烟云得自娱:长久地陪伴着烟雾和云雾,自在地娱乐自己。
- 种杏仙家今寂寞:以前种植杏树的仙人现在已经变得寂寞了。
- 献花衲子亦乾枯:过去向佛像敬献花的人也已经干枯了。
- 我生颇恨来游晚:我这一生很遗憾来游览太晚了。
- 也胜不来空看图:也胜过不来只是空看着图片。
【译文】
庐山是佛教圣地,被誉为福地;但如今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繁荣,这和世事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泉水和石头才能知道岁月的流逝而不受外界影响,它们总是自在地享受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
那些曾经在山上种下杏树的人现在已经变得孤独,那些向佛像敬献鲜花的人也已经干枯,他们的生活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
我对此感到惋惜,觉得来观赏庐山太晚了,不能像从前那样欣赏它的美好,只是白白地看图片。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庐山变迁感慨的诗作。首句“客言庐山往年之盛今不逮远矣”直接点明主题,说明诗人认为庐山的往日风光已经不复存在。接下来,他通过对比“福地禅林海内无”来强调这种变化。最后两句“只应泉石不知老,长伴烟云得自娱”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