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又复谪南州,假道江山得胜游。
杖履欣逢长者辙,笑谈同访远公流。
风摇杉桧惊寒梦,烟锁峰岚绕翠楼。
回首中原意萧瑟,此生飘泊任云浮。
【注释】
庐阜:山名。在安徽。嵩老:指李白,字太白。右丞:唐代官职名,唐玄宗时置,为监察御史的别称。东西二林:指庐山东林与西林。蒙示佳篇:受托而作佳文。次来韵:即依律和诗。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流放夜郎途中经过江西。他游历了庐山之后,写下了此诗。这首诗是李白对庐山的一次描写,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旅途的一种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意味。
首联“迂疏又复谪南州,假道江山得胜游。”诗人以自己被贬谪的遭遇开篇,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这里“迂疏”指的是自己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谪南州”指的是自己在岭南被贬谪,“假道江山”表示自己在岭南的道路上得到了山水美景的陪伴。
第二联“杖履欣逢长者辙,笑谈同访远公流。”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岭南路上偶遇长者的场景,长者是他的知音,他们一同谈论着学问和道理。“笑谈同访远公流”,远公是慧远法师的号,他住在庐山东林寺,这里用远公代指庐山。
第三联“风摇杉桧惊寒梦,烟锁峰岚绕翠楼。”诗人在这里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色,风吹动杉树、桧木,使诗人感到寒冷,仿佛进入了梦境。烟锁峰岚,形容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里的“翠楼”是指庐山上的一座楼阁,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尾联“回首中原意萧瑟,此生飘泊任云浮。”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他对中原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由于自己被贬谪,无法回到故乡,只能漂泊在江湖之上。“此生飘泊任云浮”,诗人认为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就像云一样随风飘荡。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旅程的感慨和无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