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庐阜南山北,师住二林东院西。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
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

我游庐阜南山北,师住二林东院西。

我到访了庐山的南山和北山,老师住在二林寺的东院和西院。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试着向远和尚请教如何成佛,不如陶渊明那样醉酒如泥。

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

苦苦邀请那些名士一同参加莲花盛会,笑着送别那些幽居的人经过老虎溪。

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

千年的风流已经寂寞很久了,更麻烦你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他解脱。

注释:

  1. 庐阜:即安徽省合肥市附近的庐江县(今属安徽省),古有“庐岳”之称。
  2. 二林:指二林寺。
  3. 远公:即慧远大师,晋僧,曾住于庐山之南麓,创立东林寺。
  4. 陶令:即陶渊明,东晋时诗人,因崇尚自然、不愿出仕而归隐田园。
  5. 莲社:佛教净土宗所传五印中的第四印,即莲社印,以修行净土法门者为首。
  6. 虎溪:在江西省庐山南谷口下流处,是庐山的一个著名瀑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生活状态的担忧之情。
    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庐山南山、北山的游览经历,以及在二林寺与老师的对话。诗人询问老师是否能够成佛,但被老师以陶渊明为例,指出陶渊明虽然饮酒如泥,但却是真正的高士,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对此表示赞同,并感叹千年以来的文人风流已经变得寂寞。最后,诗人恳求老师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修行的建议,帮助自己解脱困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人和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