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鲤从来丙穴东,霜刀缕切脍花红。
银丝藿叶自争巧,玉箸金盘未觉空。
德饱姜侯情已重,诗成杜老志应同。
秋风笠泽鲈尤美,何日扁舟入手中。
【注释】
偶得双鲤:指偶然捕到鲤鱼。烹为鲙(guà,切成薄片的鱼)以荐一觞:用这两条鲤鱼做成脍,作为酒菜来招待朋友。
丙穴:指鱼的腹部。
霜刀缕切:形容切割细而匀称。
银丝:形容鱼丝状。藿叶:即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可食。争巧:争着好看。
玉箸:筷子的美称,比喻佳肴。金盘:金色的盘子。未觉空:不觉得空虚。
德饱姜侯:指德高望重的人。姜侯指姜太公吕尚。情已重:指友情深厚。
杜老:指杜甫。志应同:指志同道合。
秋风鲈(lú,一种淡水鱼)尤美:秋季的鲈鱼特别鲜美。
扁舟:小船。入手中:在手心里,喻指随时都可以得到。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前两联先写钓得二鲤,并赞美其味之美,再写将此鱼烹成脍,供宾朋品尝之乐;后两联则写赠友之情。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高远。
首联“双鲤从来丙穴东,霜刀缕切脍花红。”诗人首先写自己偶然钓得二鲤,并赞美了它的味道。“双鲤从来丙穴东”,丙穴,即鱼腹。诗人说这双鲤是从鱼的腹部钓上来的,可见他钓技不凡,也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霜刀缕切脍花红”,诗人用“霜刀”来比喻自己的钓竿,用“脍花红”来比喻所获双鲤,形象地写出了钓鱼的过程和所得鱼儿的新鲜美味。
颔联“银丝藿叶自争巧,玉箸金盘未觉空。”诗人接着写将这双鱼烹成脍,然后拿来请客。“银丝”、“藿叶”是写鱼脍的质地。“自争巧”,是说鱼脍的形状像极了各种精巧的东西,让人看了觉得非常有趣。“玉箸”,是筷子的美称,用来写鱼脍的色泽白如玉,令人垂涎欲滴。“金盘”,是盛馔的盘子,用来描写鱼脍的丰盛。“未觉空。”诗人说这鱼脍虽然丰盛,但并不显得空虚。这里的“空”,“虚”是近义词,“不空”就是不虚。
颈联“德饱姜侯情已重,诗成杜老志应同。”诗人说这鱼脍虽然很美味,但却不能让人感到满足。“德饱姜侯”,指德高望重的人吃下这鱼脍会感到更加的满意。“杜老”,指杜甫,这里暗指杜甫的诗作与友人的交情深厚,志趣相同。“情已重,志应同”,意思是说这鱼脍虽然美味,但却不能让人感到满足,因为那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会觉得更加满意,而他们的志向和感情也相同。
尾联“秋风鲈尤美,何日扁舟入手中?”诗人说秋天的鲈鱼最为鲜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去品尝一下。“秋风鲈尤美”,指的是秋天的鲈鱼最为鲜美。这里的“秋风”指的是秋天这个季节。“扁舟”,是指小船。“入手中”,是指随时可以拿在手中的意思,也就是随时可以吃到鲈鱼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