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诵飞龙邅洞庭,登楼况复把骚经。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
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
岳阳楼三首
常诵飞龙邅洞庭,登楼况复把骚经。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
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
【解析】
- “常诵飞龙邅洞庭”:此处的“常诵飞龙”可能是指诗人经常诵读或思考有关飞龙(即大龙)的诗句,而“邅洞庭”则是在描述诗人登上洞庭湖的岳阳楼。这里的“洞庭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诗人通过“常诵飞龙”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诗词的喜爱和研究,而“邅洞庭”则展现了他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 “登楼况复把骚经”:这句诗中的“骚经”指的是《楚辞》或《离骚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与屈原的《离骚》密切相关。这里提到“登楼况复把骚经”,可能是诗人在阅读了《楚辞》后,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登上岳阳楼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骚经”的引用,表达了他对《楚辞》的喜爱和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同时,这也是对岳阳楼历史文化背景的一种补充,使得整首诗歌更加丰富和完整。
-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此句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自然风光。其中,“琉璃万顷”形容湖水如镜般清澈,“天同碧”则强调了湖水的颜色与天空融为一体的美景。而“翠黛一螺山更青”则用“翠黛”来形容山峰,并以“一螺”来比喻山峰的形状,形象生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岳阳楼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这句诗描述了岳阳楼周围生态环境中鸟类的生活状态。其中,“风高方倦翮”描写了白鸟在微风中飞翔的场景,而“冬暖正舒翎”则描绘了苍鹰在温暖的冬天中展翅翱翔的画面。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岳阳楼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最后一句诗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长鲸吸”比作自己的“客愁”,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却笑三闾只独醒”则是对屈原的一种讽刺,暗示自己虽然有志于报国,但终究无法实现。这里的“三闾”指屈原,而“独醒”则表明诗人虽然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却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先贤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人情怀的崇敬。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通过对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描绘,使整首诗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此外,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具有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