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班列会京师,邂逅相逢只旧知。
一纪此身浑似梦,中原回首不堪思。
乍欣旌旆来临日,共喜江山适意时。
感慨不须谕旧事,且将强健对芳卮。
【注释】
次韵郑顾道侍郎用师字韵见赠:这是和郑顾道以“师”字韵相赠的一首诗。郑顾道,名不详,曾任福州通判。会京师,指回到京城。旧知,过去的朋友。一纪,一年,这里指三十年。浑似梦,好像一场大梦。中原,即中原地区,这里指宋朝统治下的中国。不堪思,不值得思念。旌旆(jīng huì),古代帝王或高官出行所乘的大旗。临日,即在中午时分。适意,愉快,称心如意。旧事,过去的往事。强健,强壮健康。芳卮(zhī),盛酒的器具,这里代指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和郑顾道一首七律诗。首联写诗人在京中与友人相逢;颔联写三十年后诗人回到京城,感慨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之痛;颈联写诗人在午前来到汴梁,欣赏着美景;尾联写诗人对过去的一切不必再提,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首联“昔年班列会京师,邂逅相逢只旧知。”起句写诗人与友人在北京相识。“京师”,泛指京城。“班列”指官员行列。据《新唐书•百官志》卷六记载,隋朝设置左右庶子等官职,作为门下省长官的属官,负责侍从、顾问、传达皇帝旨意等工作。唐朝继承这种制度,但名称有所变化。贞观元年(627)正月,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孔颖达为侍中、知门下省事,成为宰相班子的组成成员。因此,这里的“班列”是指侍中、尚书令等职。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与故人曾在京城相遇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班列”,指官员行列中的侍从官。“会”,指会面。“京师”,指京城长安,当时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颔联“一纪此身浑似梦,中原回首不堪思。”意思是:转眼间已过了三十多年,如今我回到了京城,不禁想起中原沦陷后的惨状而感到悲伤,不忍去回想。“一纪”,三十年。这一句承上启下,由首联的“班列会京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联的“回首不堪思”。
颈联“乍欣旌旆来临日,共喜江山适意时。”意思是:忽然看到朝廷的使者前来迎接,心中非常高兴;同时,看到祖国的江山景色非常美好,心情也非常愉悦。“旌旆”,指仪仗队伍。“临日”,即在中午时分。这两句紧承上文,继续写诗人在午前来到汴梁,欣赏着美景。
尾联“感慨不须谕旧事,且将强健对芳卮。”意思是:感慨之情不必再提旧事来抒发,应该趁现在身体尚好之时好好保养自己。“芳卮”,盛酒的器具。《汉书•王吉传》载:“王吉少时家贫,躬力耕种,得以供资。性宽厚长者,视孤姊妹如亲女弟子。……常饮家酒,甘脆肥美,以大盆盛之,坐客环堂下,鼓琴歌讴,相续不绝。……吉乃起谓客曰:‘今俗贵食品,少复清者,愿举芳觞自酌焉。’宾客皆欢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以及渴望恢复故土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意境深远、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