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耀灵光真有体,从横妙用本无踪。
须弥芥子非虚语,事理从来本自融。

【注释】

罗畴老:即陈师道。

丹霞:即江西诗派,又称江西宗派或江西诗派之祖。

首韵:第一句为韵脚。

“晃耀”二句:意谓灵光闪耀,真有体性;纵横变化,妙用无穷,本无踪迹。

须弥(suī)芥子:须弥山,梵语yamā的音译,印度古代神话中的一座大山,是佛教中佛的居处;芥子,小东西。比喻微不足道。

“事理”二句:意谓事物的道理,从来都是融贯的。

赏析:

这首五绝,是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陈师道在和人作诗后所录示的一首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灵光闪烁,变幻莫测,妙用无穷,本无踪迹;后两句说须弥芥子,本来微不足道,而事物的道理从来就是融贯的。全诗以议论为主,不涉咏物,但能抓住关键,切中题旨,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晃耀灵光真有体”,这四句话是说灵光闪烁,真有体性,它像电一样耀眼地闪耀着。这里的“真有体性”是指它不是虚妄之物,而是真实的存在。

“从横妙用本无踪”,“从横”是纵横交错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灵光的变化多端、无所不至。“妙用”是形容灵光的神奇作用和用途。“本无踪”,意即它的妙用无处不在但又无法捉摸,就像没有踪迹一样。这里的“踪迹”是指事物的明显痕迹或迹象。

“须弥芥子非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须弥山和芥子虽然大小悬殊,但它们都存在于世间,并非虚妄之物。这里的“虚语”是指虚假的话语、空话。这里的“须弥”是梵语的音译,意为须弥山上的大石,是佛教中佛的居处;“芥子”则是小东西,微不足道的。

“事理从来本自融”,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的道理原本都是相互融合贯通的。这里的“事理”指的是事物的道理、规律等;“融”是融合的意思,指相互渗透、融合在一起;“从来”表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本自融”则是指这些道理本来就是相通的,无需刻意追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灵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