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如大梦,悟者能有几。
钟鸣漏已尽,耽著不知止。
贤哉颍川公,才老即谢事。
悬车筑园池,归作隐君子。
大块方逸我,顺之聊复尔。
燕居二十年,坐进端为此。
委形虽物化,妙湛本无死。
我来恨不及,犹喜识其嗣。
鬓眉皓已霜,眸子炯如水。
头著白纶巾,萧散真晋士。
传家有高风,何必拾青紫。
衡门久不开,荒径为我洗。
相携步方塘,春渌涨清泚。
修篁间苍松,新槐杂嘉卉。
断桥堆露箨,危架引烟蕊。
荫庭桂团团,叠涧石齿齿。
萧森无俗姿,旷远含古意。
慰我放逐情,翛然百忧弭。
缅怀前人风,安得九原起。
相过不厌频,追随从此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陈氏隐圃佚老堂二十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处世如大梦,悟者能有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念。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只有那些领悟人生的人才能有真正的智慧和觉悟。
钟鸣漏已尽,耽著不知止。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沉迷于世俗的欲望,以至于忘记了停止。
贤哉颍川公,才老即谢事。
这句话赞扬了陈氏家族中的一位贤者。他的才能已经耗尽,但依然选择辞官退隐。
大块方逸我,顺之聊复尔。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态度。他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顺应它,从中吸取智慧。
燕居二十年,坐进端为此。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方式。他常常坐着思考,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委形虽物化,妙湛本无死。
这句话强调了生死观念。虽然我们的身体会消亡,但精神是永恒的,我们不应该被死亡所吓倒。
我来恨不及,犹喜识其嗣。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因为他的到来晚了一步,无法亲自认识陈氏家族的后代。但他仍然很高兴能够认识他们。
鬓眉皓已霜,眸子炯如水。
这句话形容了作者的外貌形象。他的鬓发和眉毛都已经变白,眼睛清澈明亮,就像泉水一样。
头著白纶巾,萧散真晋士。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的装束和气质。他戴着白色的头巾,显得潇洒自如,就像晋代的文人一样。
传家有高风,何必拾青紫。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传承家族的美德比追求功名利禄更为重要。
衡门久不开,荒径为我洗。
这句话描写了作者生活的环境。他的家门久未开启,荒芜的道路也为他清洗了尘埃。
相携步方塘,春渌涨清泚。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一起漫步在方塘边的情景。春天的水涨满了清冽的水面。
修篁间苍松,新槐杂嘉卉。
这句话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景。竹林中穿插着苍翠的松树,新长出的槐树和各种花草交相辉映。
断桥堆露箨,危架引烟蕊。
这句话描绘了建筑的细节。一座断桥上堆满了露水,而一座危架上则生长着烟色的苔藓。
荫庭桂团团,叠涧石齿齿。
这句话描绘了庭院中的桂花树和石头的形状。桂花树团团簇拥着庭院,而叠起的山涧石则像牙齿一样排列着。
萧森无俗姿,旷远含古意。
这句话总结了整个园林的特点。这里没有世俗的装饰,却有一种旷远的历史气息。
慰我放逐情,翛然百忧弭。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变化。他在这里找到了慰藉,所有的忧虑都消失了。
缅怀前人风,安得九原起。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的敬仰之情。他怀念他们的风范,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生的机会。
相过不厌频,追随从此始。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决心。他不再害怕困难,愿意追随陈氏家族的脚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