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间世才,妙手归大匠。
文章振古风,独立无与两。
诗篇尤藻丽,句法含万象。
平夷谢雕镌,醇厚如酝酿。
温温廊庙姿,不作穷愁相。
平生蹈难危,利口困谗谤。
终焉自光明,学者共师仰。
每诗必言归,耕钓箕颍上。
但欲风波息,岂是事高尚。
收身及未老,六一聊隐放。
九原如可作,非公复谁向。
庐陵间世才,妙手归大匠。
文章振古风,独立无与两。
诗篇尤藻丽,句法含万象。
平夷谢雕镌,醇厚如酝酿。
温温廊庙姿,不作穷愁相。
平生蹈难危,利口困谗谤。
终焉自光明,学者共师仰。
每诗必言归,耕钓箕颍上。
但欲风波息,岂是事高尚。
收身及未老,六一聊隐放。
九原如可作,非公复谁向。
解析:
庐陵间世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诞生了许多杰出的人物。”间世才”意为非凡的才华,能在此地脱颖而出。
妙手归大匠:这里的”妙手”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而”大匠”则是指能够制作精美作品的大师。这句诗表明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有着精湛的技巧和卓越的天赋。
文章振古风:文章是指文字、文学作品,”振古风”意味着其作品能够激发出古人的精神风貌。这显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
诗篇尤藻丽,句法含万象:这里的”诗篇”指的是诗歌作品,”藻丽”形容其华丽美丽,”句法含万象”则说明诗歌中的句子结构复杂多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意象。
平夷谢雕镌,醇厚如酝酿:这里的”平夷”可能意味着去除繁杂或表面的修饰,”雕镌”则指过度的修饰和雕琢。诗人追求的是自然、朴实的美,这种风格就如同美酒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一样,越陈越香。
温温廊庙姿:”廊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朝廷或国家机构,”姿”则是姿态或性格。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那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态度或品格,适合在朝廷或政府机构中工作的气质。
不作穷愁相:表示诗人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也不沉溺于贫困和忧愁之中。他的志向在于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高尚的生活态度。
平生蹈难危,利口困谗谤:此句反映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尽管遭受到各种不利的待遇和诽谤。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标准,不为外界所动摇。
终焉自光明,学者共师仰: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和尊敬。他的学问和品德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敬仰的对象。
每诗必言归,耕钓箕颍上:这里的“每诗必言归”表明了诗人在诗歌中总是表达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愿望,而“耕钓箕颍上”则可能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地点,位于箕山之南,颖水之北。
但欲风波息,岂是事高尚:诗人认为,真正的高尚并不在于追求名利和权力,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即使面对世俗的诱惑和纷扰,诗人也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收身及未老,六一聊隐放:这里的“收身”意味着收敛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六一”则是指孔子的《论语》中的“学而不厌”。诗人以孔子为榜样,表示愿意过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九原如可作,非公复谁向:这里的“九原”是指墓地的边远之处,“可作”即可以用作某种象征或代表。诗人表示,如果死后有需要,他会用自己的作品去代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颂庐陵地区的杰出人才、诗歌艺术的魅力以及诗人本人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诗人一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