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诗句解读及注释: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 皎皎:明亮洁白;形容月光清澈透明。
- 月华白:指月亮的光辉洁白如雪。
- 寥寥:形容稀疏、不繁盛;此处指秋天的气息清淡。
- 秋气清:秋天的空气清新、凉爽。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 方远客:长期远离家乡或他乡之人。
- 步月亭中行:在月色下的亭子中漫步。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 风露:清风和月光。
- 凄然:形容心情悲伤、凄凉。
- 重扃:重重关闭的门。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 谁家:询问是谁家的,可能是某人在吹笛。
- 弄横笛:玩弄着横笛。
- 断肠声:形容笛声悲凄,如同伤心至极的声音。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 独酌:独自饮酒。
- 一壶酒:一杯酒。
- 千里明:明亮的月光可以照到千里之外。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 但自适:只是自己寻找舒适。
- 四者:通常指的是事业、家庭、友情和名利。
- 并:合并、兼有。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 醉眼:因饮酒过量而眼睛模糊不清。
- 扰扰:杂乱无章的样子。
- 浮萍:漂浮不定的浮在水面的植物。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 得丧:得失、成败。
- 譬犹:类比、如同。
- 阴与晴:比喻事物的好与坏或成功与失败。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 节义:正义、节操。
- 太山重:比喻节义的重要性,泰山一样沉重。
- 富贵鸿毛轻:比喻财富和地位像一根鸿毛那样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 我心:诗人的心境或者愿望。
- 明月:这里指明月象征着高洁、清明。
- 万古情:永恒的情感或回忆。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中秋节时诗人对月亮的感慨之作。首句描绘了中秋夜晚明亮洁白的月亮,以及周围秋天清新宁静的气氛;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身为远离故土的人,在月下亭中行走的孤独感;第三句通过风吹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感受,仿佛重重门扉被关上一样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第四句描写了一位吹笛人的巧手,创造出令人心痛的音乐;第五句则是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而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第六句表达了人生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无需过多的追求功名利禄;第七句用喝醉后的视觉来表现世间万物的纷扰不安,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第八句则以得与失为喻,说明人生不必过分纠结于得失,正如阴天与晴天的转换;第九句强调了节义的重要性如同泰山之重,而财富和名利却像是微不足道的飘渺之物;第十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似乎与明月相映成趣,能够感受到那跨越时空的情感;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的心灵应该像明月一样高洁,能够照亮并见证永恒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