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脱浮玉,振锡来云居。江边波浪已远去,山顶风雷应晏如。
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
试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注释:吾师脱下浮玉般的玉佩,来到云居山。江边的波浪已经远去,山顶的风雷仍然平静如常。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 ,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试着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应请作的一篇颂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吾师脱浮玉,振锡来云居。江边波浪已远去,山顶风雷应晏如。
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
试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注释:吾师脱下浮玉般的玉佩,来到云居山。江边的波浪已经远去,山顶的风雷仍然平静如常。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 ,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试着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应请作的一篇颂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便是人间散仙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便是人间散仙的作者是:李纲。 便是人间散仙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便是人间散仙的释义是:便是人间散仙:指像仙人一样超脱尘世,不受世俗束缚的人。 便是人间散仙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便是人间散仙的拼音读音是:biàn shì rén jiān sàn xiān。 便是人间散仙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4句。
若能不作圣解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若能不作圣解的作者是:李纲。 若能不作圣解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能不作圣解的释义是:若能不作圣解:如果能够不拘泥于对圣贤之道的字面理解或表面解释。 若能不作圣解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能不作圣解的拼音读音是:ruò néng bù zuò shèng jiě。 若能不作圣解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3句。
休言学道学禅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休言学道学禅的作者是:李纲。 休言学道学禅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休言学道学禅的释义是:勿言学道便是学禅。 休言学道学禅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休言学道学禅的拼音读音是:xiū yán xué dào xué chán。 休言学道学禅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2句。 休言学道学禅的上半句是:莫问是魔是佛。
莫问是魔是佛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莫问是魔是佛的作者是:李纲。 莫问是魔是佛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问是魔是佛的释义是:莫问是魔是佛:意指不要去探究某个人或事物是邪恶的还是善良的,应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 莫问是魔是佛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问是魔是佛的拼音读音是:mò wèn shì mó shì fú。 莫问是魔是佛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1句。
丝毫拟议即差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丝毫拟议即差的作者是:李纲。 丝毫拟议即差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丝毫拟议即差的释义是:丝毫拟议即差,意为稍有私心杂念,即与佛理相差甚远。 丝毫拟议即差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丝毫拟议即差的拼音读音是:sī háo nǐ yì jí chà。 丝毫拟议即差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4句。 丝毫拟议即差的上半句是: 万法无心契合
万法无心契合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万法无心契合的作者是:李纲。 万法无心契合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法无心契合的释义是:万法无心契合:指一切法(事物)与心无拘无束地相应,即心与万物自然契合,无需刻意追求。 万法无心契合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法无心契合的拼音读音是:wàn fǎ wú xīn qì hé。 万法无心契合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3句。
落笔春蚓秋蛇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落笔春蚓秋蛇的作者是:李纲。 落笔春蚓秋蛇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笔春蚓秋蛇的释义是:落笔春蚓秋蛇:形容书法拙劣,如同春天蚯蚓爬行和秋天蛇盘旋,毫无美感。 落笔春蚓秋蛇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笔春蚓秋蛇的拼音读音是:luò bǐ chūn yǐn qiū shé。 落笔春蚓秋蛇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2句。
信口长吟短咏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信口长吟短咏的作者是:李纲。 信口长吟短咏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信口长吟短咏的释义是:信口长吟短咏:即随意吟咏,不论长短。指说话或吟诗不拘形式,随意发挥。 信口长吟短咏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信口长吟短咏的拼音读音是:xìn kǒu zhǎng yín duǎn yǒng。 信口长吟短咏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1句。
一源通处皆通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一源通处皆通的作者是:李纲。 一源通处皆通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源通处皆通的释义是:一源通处皆通:指事物的根本或源头相通,那么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也就都能够相互贯通。 一源通处皆通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源通处皆通的拼音读音是:yī yuán tōng chù jiē tōng。 一源通处皆通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4句
若人欲了此法出自《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若人欲了此法的作者是:李纲。 若人欲了此法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人欲了此法的释义是:若人欲了此法,即指如果有人想要领悟或掌握这个方法或道理。 若人欲了此法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人欲了此法的拼音读音是:ruò rén yù le cǐ fǎ。 若人欲了此法是《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的第3句。 若人欲了此法的上半句是
德安食枇杷 德安:即德安郡,位于今湖北黄梅一带。 故人饷卢橘:故人指老朋友(或称故交)。卢橘,一种果名,皮有黄色斑纹,味美。 烟雨江上村:江上村庄被细雨笼罩,如在画中。 芳津:甜美的汁水。津,甘甜的汁液。齿颊:指口中。这里借以形容品味时的感觉。 核细肌丰温:核小而肉质丰满,味道甘美。 谁为黄金弹:比喻用珍贵的美食来招待贵客。 偏宜白玉樽:偏宜,特别适宜。白玉樽,精美的玉质酒器。 返源旋味处
【注释】: 1. 过渊明故居:经过陶潜(渊明)的旧居。渊明,即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诗人、文学家,世称“五柳先生”。 2. 舍棹湓浦城:停船泊在湓浦城。湓浦水系古地名,泛指江西一带。 3. 税驾柴桑里:到柴桑隐居下来。税驾,停船靠岸。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4. 缅怀靖节翁:追念陶潜这位隐士。靖节,陶潜字,号“靖节先生”,这里代指陶潜。 5. 衡宇兹避世:在这里建造房屋,是避开世俗的地方
【诗句注释】 琵琶亭:在浔阳江边,相传是唐代名将李渤曾建“醉乡亭”的地方。 去年假道浔阳城:去年路过浔阳城时借宿。 扁舟夜泊琵琶亭:夜晚停船在琵琶亭下。 却忆当时醉司马:想起当年喝醉了的司马相如,即司马长卿。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因慕司马相如而称之,故后人称他为司马长卿或司马子云。 送客江头秋月明:为朋友饯行,江边的秋月格外明亮。 今年谪官又重到:今年又被贬官,重新来到这地方。
闻子规 江南四月五月时,空山月夜啼子规。 劝我不如归去好,我方远谪何时归。 中原杳杳暗锋镝,纵使得归何所益。 不如且住碧山中,为凭青鸟通消息。 注释: - 闻子规:听到杜鹃的叫声。 - 江南四月五月时:指江南地区在四月或五月份。 - 空山月夜啼子规:月光下,孤独的山上,杜鹃在鸣叫。 - 劝我不如归去好:劝说作者不如归去的好。 - 远谪:被贬谪远方。 - 中原杳杳暗锋镝:中原地区的形势暗淡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道人画手真三昩”,指的是画梅花的道士和画家技艺精湛,能够画出栩栩如生的梅花。这里的“三昩”是形容画家画得非常逼真,仿佛真的梅花一样。 诗中的“力挽春风与游戏”,意味着画家在画画时不仅注重技巧,还注重意境,将春风也纳入其中进行描绘。这里的“游戏”是形容画画时的轻松愉快。 诗中的“露枝烟蕊忽嫣然
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 清澈的光泽,没有一丝瑕疵。 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 清凉的光华,如同月光映照在古井之上。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 冰清玉洁的池塘,没有一丝尘埃。 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 这枚古镜不知铸造于何时,其款识刻有篆书和籀文。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 它冰冷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更照亮了那些英俊的面庞。 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 慷慨的张公子赠予了这枚珍贵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