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梗飘萍逐水流,故人书到正霜秋。
扶颠拯溺多迂论,问舍求田更拙谋。
辇道凄凉沙碛外,钩陈寂寞楚江头。

【注释】:

1、次韵郑教授见寄:这是一首赠别诗。郑教授是作者的挚友,此诗当为与郑教授告别时所写。郑教授,姓不详,名不详,北宋人。字仲思,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从王安石学,善属文,有《东斋记事》。

泛梗飘萍:指漂泊不定的生活。喻指仕途坎坷。

2、故人书到:指友人来信。

3、扶颠拯溺:指挽救危难。多迂论:指迂远无据的言论。

4、问舍求田:指探求生活出路。

5、辇道凄凉:指京城的官道,这里借喻仕途之路。

沙碛外:指沙洲上或沙漠中。

钩陈:古代帝王旌旗之柄端,象征帝王权力之所在,这里借喻朝廷。

楚江头:指湖北江陵一带,这里借喻京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挚友辞别之际所写的一首送别之作。

起句“泛梗飘萍逐水流”,是说自己像漂浮不定的草木一样,随波逐流地在官场浮沉。这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官场上的不得意和苦闷心情。

“故人书到正霜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得知友人已来到京城,便迫不及待地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他的问候与思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扶颠拯溺多迂论,问舍求田更拙谋”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劝勉与祝愿。他认为,虽然自己在官场上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能够坚守正道,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辇道凄凉沙碛外,钩陈寂寞楚江头”两句,则是对京城官场生活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荒凉冷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京城官场生活的厌恶与不满。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种种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离京以及自己的离别之情进行了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与刻画,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活的黑暗与腐败,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种种不满与抱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