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
黄金为肤白玉瓤,沆瀣深贮甘且芳。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
色香气味纷可喜,下视众果皆茫茫。嗟余平生爱种此,木奴千树梁溪傍。
只今蒿艾已埋没,岂敢向日争荧煌。蓬莱云气久寂寞,汉殿无复罗潇湘。
厥包纵有尽酸涩,剖之蠹朽安足尝。乃知汝病是天意,坐使玉食无辉光。
荒山乃尔饫佳品,安得騕袅置锦堂。君不见杜陵野老歌病橘,萧萧半死诚可伤。

食橘,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边橘林的美景。在诗中,诗人用“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来形容橘子在一夜之间经历了雨水的洗礼,变得更加鲜亮。而“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则表达了诗人收到这些橘子时的喜悦之情。

诗人开始对橘子的味道和香气进行描述:“黄金为肤白玉瓤,沆瀣深贮甘且芳。” 这里的“黄金为肤”和“白玉瓤”形象地描绘了橘子的外观,金黄色的外皮和白色的果肉相映成趣,给人一种高贵而纯净的感觉。而“沆瀣深贮甘且芳”则进一步强调了橘子的甜美口感和浓郁香气。

随后,诗人继续对橘子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描绘:“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 在这里,“雕盘初擘噀清雾”形象地描述了橘子被雕刻成盘状后,散发出的清新香气。而“冰齿乍嚼流琼浆”则表达了诗人品尝这种橘子时的愉悦感受,仿佛在品尝着晶莹剔透的琼浆玉液。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对橘子与众果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色香气味纷可喜,下视众果皆茫茫。” 这里的“色香气味纷可喜”表达了诗人对于橘子独特味道和香气的喜爱。而“下视众果皆茫茫”则通过对比来强调橘子在众多水果中的卓越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橘子的外观、味道、香气以及与其他水果的对比来赞美橘子的美味和独特之处。同时,诗人通过对橘子的描述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