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招不来,鸱鸢麾不去。
君看酒肉败,坐使醯鸡聚。
小人为身谋,无复及远虑。
国敝身亦危,何殊木中蠹。
【注释】
鸾凤招不来:喻指朝廷的贤能之士,不能招来。鸱鸢麾不去:喻指奸邪之徒,虽受斥逐,仍不能除去。君看酒肉败:喻指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坐使醯鸡聚:喻指百姓穷困,民不聊生。小人情为身谋:喻指小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大事。无复及远虑:喻指小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何殊木中蠹:比喻国之祸患,如同木头里的蠹虫一样,难以消除。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古喻今,揭露了当时朝政腐败、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首联:“鸾凤招不来,鸱鸢麾不去。” 诗人运用“鸾凤”与“鸱鸢”两个形象,对朝廷的贤士们进行讽喻。鸾凤招不来,比喻朝廷没有贤人;鸱鸢麾不去,比喻奸佞小人在朝中作威作福。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腐败、贤士无法进入朝廷的愤慨之情。
颔联:“君看酒肉败,坐使醯鸡聚。” 诗人进一步将矛头指向了统治者的荒淫腐化。酒肉败,比喻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导致了国家的衰败;醯鸡聚,比喻百姓因贫苦而聚集在一起乞讨。这两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必然导致国家败落的事实。
颈联:“小人为身谋,无复及远虑。” 诗人以小人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命运的观点。这两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小人们的可耻之处。
尾联:“国敝身亦危,何殊木中蠹。” 诗人用“木中蠹”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灭亡、人民受苦的忧虑。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揭示了国家灭亡与人民受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朝廷的贤士们、统治者的奢靡生活以及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小人们的形象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腐败、国家衰败、百姓困苦的深深忧虑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于国家兴亡、人民幸福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