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
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
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
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中梁山秋景,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忧。以下是对每一行诗句的逐句释义: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

  • “浩荡秋风”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使节”可能指的是官员或者使者,他们奉命出使。“归”字表示这些官员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准备返回。“南山”和“北山”分别指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这里可能暗示着国家的分裂或政治上的不统一。

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

  • “人物”指的是文人墨客或官员。“瞻乌帽”可能是指文人墨客们戴着乌鸦形状的帽子,这可能是为了表示他们的谦逊或者哀悼。“宾僚”指的是宾客和下属。“款绿衣”可能是指他们在宴会上穿着绿色的衣服,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规定。

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

  • “秦地关河”指的是中国秦朝的疆域,即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一带。“关河”在这里可能是指边境或者边界。“咫尺”是一个古代的长度单位,大约是一尺半的距离。“汉都风景”指的是汉朝的首都,即现在的北京。“风景尚依稀”意味着虽然距离近,但汉朝的风景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

  • “壶浆”指的是老百姓用食物盛满的酒壶或者容器来欢迎客人。“遗老”指的是年老的、曾经有权势的人。“绝叹”可能是表示叹息,感叹的意思。“登坛”可能是指祭祀、典礼等场合。“往事非”可能是指过去的一些事情是错误的或者不值得怀念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梁山秋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和担忧。他通过描绘文人墨客、宾客和下级官员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