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只怜岁晚龙方卧,不放银涛百尺飞。

诗句释义

  1. 破晓樯竿插钓矶:清晨,渔船的桅杆插入了钓鱼岛。
  2. 一生几度扣禅扉:一生中几次叩击禅门(禅宗的入门方式)。
  3. 心如尊者岩中定:内心如同修行者(尊者)在岩石中的冥想一样安定。
  4. 身比涪翁僰道归:身体像古代文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涪翁,唐代著名诗人),被贬官至四川的边远之地僰道。
  5. 阅世云藤那解老:经历了世间沧桑的云藤怎么会衰老。
  6. 近人空翠欲成围:靠近人的地方有如翠绿色的烟雾般环绕。
  7. 只怜岁晚龙方卧:只能怜惜到年底时(龙潜藏)的巨龙正沉睡。
  8. 不放银涛百尺飞:不让那翻滚的银色波浪达到百尺高。

译文
破晓时分,渔民们把船锚插入钓鱼岛,他们一生中又多少次敲打着禅寺的门扉?内心如修行者般的安静与安定,仿佛在岩石中打坐。身体像古代的李白一样,被贬谪至遥远的四川边地的僰道。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变化,却仍如翠绿的植物一样生机勃勃。靠近人烟的地方,似乎有如翠绿色的烟雾般环绕。只能怜悯那些到了年底时,蛰伏的巨龙仍在沉睡。不让那翻滚的银色波浪达到百尺的高度,依然保持平静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人物经历和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艺术画面。

诗的前两句“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描绘了渔民捕鱼的景象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渔民在清晨破晓时分出海,他们的船就像插入钓鱼岛一样的坚韧不拔,象征着生活的坚持和毅力。同时,他们也多次叩击着禅门,这可能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求。

接下来的两句诗“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比作修行者在岩石中的冥想,以及像古代文人李白那样的隐士,被贬至远方的僰道。这显示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决心。

最后两句“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描述。他认为即使是经历了世事沧桑的云藤也不会衰老,而接近人的地带有着如翠绿色烟雾般的环绕,这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和敬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探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它不仅仅是一篇山水游记,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