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送客来山寺”交代送别的地点,是寺院中的一座山寺,与一般送别场所的酒楼、亭阁等迥然不同。次句点出送别之意,而“客去独凭栏”一句又点明送别之境,即在山寺中,有栏杆可以登临观赏,但客人走了之后,自己只能独自倚靠栏杆了。这两句诗,写景如画,情景交融,意境清丽。第三、四句写景物。竹子长出新笋,笋壳还未完全脱落,晶莹透亮犹如青琅玕一般。玉台指井台上,居上头则表明位置较高。连峰郁勃苍翠,高入云端,山势雄伟险要。第四、五句写泉水。清泉淙淙,流经古井,发出潺潺之声。凉爽的秋风拂动轻纱般的云彩。这两句诗,以动衬静,以声衬色,使画面更加生动。第六、七句写秋景。秋风吹过山谷,黄云弥漫,天边仿佛要被刮空;子规鸟啼声凄切哀婉,使人产生思乡之情。第八句写农事。诗人说:秋天已经种下豆苗、麦苗和高粱苗等庄稼,但它们还没有长得茂盛起来。这两句诗,用典,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第九句直抒胸臆。诗人说自己虽然自知地位卑微,但仍然希望国家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最后两句写归途和景色,意在说明自己的心境。归途中翻越沙碛,越过广袤的沙漠。广川浩淼,波澜壮阔,澄澈如水。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喜爱,又抒发了自己忧虑国事的心情,表现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隽永,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