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三百里,归路正羊肠。
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
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
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
诗句释义
南陵道中迫暮投茅店 - 描述诗人在南陵(今安徽省繁昌县)的道路上,天色已晚,不得已在一家简陋的旅馆中投宿。
四围率败篱令仆夫环卧 - 描述旅店四周是用竹子搭建起来的简易篱笆,仆人围绕坐着休息。
故山三百里,归路正羊肠 - 表达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恋,以及归途艰难曲折的形容。”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
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 - 描绘了旅店周围的景象:茂盛的树木和稀疏的茅草构成了旅店的标识,荒芜的池塘边有竹栅栏围绕。
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 - 描述旅人像鹿一样蜷缩着身子休息,而诗人则疲惫地躺在地上,如同乌龟一般。
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 - 表达诗人虽然疲倦但仍然心怀壮志,不愿平庸度过一生,而是决心要扫除世间的不公,达到人生的极致。
译文
在南陵的路途上,太阳已落山,我不得不在一家简陋的旅馆里投宿。周围是用竹子搭建的篱笆,仆人围坐休息。我的故乡有三百里远,回家的路弯曲难行,恰似羊肠小路。周围是茂密的树林,用草堆作为标志,一个荒芜的池塘被竹林围绕。旅人像鹿一样蜷缩着身子休息,而我则已经疲惫得无法再支撑自己。然而,我的心志坚定,决不会像南阮那样平庸度过一生,而是要扫除世上的一切不平,追求人生的极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特别是”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甘于平庸、立志要扫除世间不平的决心,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