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苍江曲,鳞鳞华屋横。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解析】
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景物描写特点,注意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古邑苍江曲,鳞鳞华屋横”,写芜湖县的景色。“古邑苍江曲”写出了芜湖县地势的特点,“鳞鳞”形容房屋密集,“横”字写出了房屋的建筑特点。这两句诗是写景。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写渔民和商贾的活动。诗人通过描写酒楼、渔船和渔夫、小贩以及他们的身影来表现芜湖县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这两句诗也是写景。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写江上夜景。“野阔”点明时间是在傍晚,“云”字写出了天色的晚,“野阔”也写出了芜湖县地势的特点。“无势”表明天空中的云彩低垂着,与江水融为一体,没有高低起伏。“江流月有声”则写出了长江在夜幕下奔流的声音,声音清晰可闻。这是写景。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写诗人来到芜湖县后的情景。桥边的诗人正在摆弄诗担,听到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诗人在桥上吟咏诗歌,而更鼓声却更加响亮,更加清晰。诗人在桥上歇宿,看到江边渔人捕鱼归来,听到谯楼里传来的报更声。诗人在芜湖县住了一夜,第二天就离开了芜湖县。这是写人。
【答案】
译文:
芜湖县是一个古老县城,地势低洼,江水在这里曲折回旋。房屋鳞次栉比,像鱼鳞一样排列。酒馆楼上歌女们唱得正起劲呢,渔民们和商人们络绎不绝地从这里经过。天空宽阔,云彩低垂,像没有一点气势。江流奔腾不息,月光在水中闪烁着,发出潺潺水声。诗人在桥上休息,听到更鼓声此起彼伏,清脆悠扬。他继续前行,来到一个渔村,见到村民们正把网收回家去,听到谯楼中传来了报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