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闲。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题外舅坟庵】

昔者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闲。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注释:

  • 昔者把酒共看山:过去我们一同饮酒赏月,观赏群山。
  • 犹冀相从物外闲:仍然希望能够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相处。
  • 零落山邱遽如许:转眼之间,那些曾经繁茂的山峰变得如此荒凉。
  • 膏肓泉石许谁攀:这些山水美景,又有谁能真正欣赏呢?
  • 形神孰与论三住:人的身体和精神究竟如何共存于这三界之中,这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 梦幻全真悟八还: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却又能完全领悟到宇宙万物的本质。
  • 拱柏乔松助萧瑟:高大挺拔的松柏和古老的松树,为这凄凉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 独乘明月弄潺湲:我独自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任凭江水潺潺流淌。

赏析:
此诗以怀旧之情起笔,回忆昔日与友人共同欣赏山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然而,岁月流转,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如今已变得萧条,令人感慨万分。接着,诗人转而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形神孰与论三住”的问题,表达了对生命存在本质的追问。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零落山邱”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膏肓泉石”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独乘明月弄潺湲”则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