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栖异县叹飘蓬,暂释牢愁颂酒功。
失马忽悲居塞上,卧龙有待起隆中。
匪躬直道宁忧辱,巧舌如簧固易穷。
况有知音居鼎铉,岂随笠泽著书丛。

【诗句释义】

  1. 栖栖异县叹飘蓬:漂泊在异乡。栖栖,形容生活艰辛。异县,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叹飘蓬,形容生活的艰辛。
  2. 暂释牢愁颂酒功: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忧愁,赞美酿酒的乐趣。
  3. 失马忽悲居塞上:失去马时突然感到悲伤,住在边塞之上。
  4. 卧龙有待起隆中:比喻有才华的人等待时机就会有所建树。卧龙,指诸葛亮。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联合孙权共同抗魏的策略。
  5. 匪躬直道宁忧辱:不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即使受到侮辱也心安理得。匪躬,意为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正义。
  6. 巧舌如簧固易穷:善于言辞如簧之舌,但往往容易陷入困境。
  7. 况有知音居鼎铉:何况我有知音朋友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
  8. 岂随笠泽著书丛:难道要像范蠡那样隐居在湖泽之中,独自著述吗?

【译文】
我生活在远方的异乡,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暂时放下心中的忧愁,赞美饮酒带来的快乐。失去马时突然感到悲伤,居住在边塞之上。诸葛亮有才华却等待时机才能发挥作用,我也有才华但需要等待时机才能有所建树。我不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即使受到侮辱也心安理得。擅长言辞如簧之舌,但往往容易陷入困境。何况我有知音朋友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难道要像范蠡那样隐居在湖泽之中,独自著述吗?

【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给朋友子都兄的回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用“栖栖异县叹飘蓬”开篇,描绘了自己远离家乡、四处飘泊的生活状态。接着以“暂释牢愁颂酒功”表达了自己暂时放下忧愁,享受美酒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诗人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失马忽悲居塞上”和“卧龙有待起隆中”两联,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诸葛亮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诗人,也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最后两句“非躬直道宁忧辱,巧舌如簧固易穷”,诗人再次强调自己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同时,他也意识到擅长言辞如簧之舌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反而会陷入困境。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原则的重视和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