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处篮舆得小停,偶寻奇诡对屏星。
山南山北有幽啭,树底树头惟落英。
两鬓已脱吾种种,三眠欲罢渠青青。
招提故作疏钟晚,更约杖藜来细听。

【诗句释义】

同曾公卷出南城

同曾公一起卷起帘帷走出南城。

着处篮舆得小停,偶寻奇诡对屏星。

在何处乘坐着轿子停下,偶然发现了奇异的美景和星星相对映。

山南山北有幽啭,树底树头惟落英。

山南山北都有鸟儿悠扬婉转地唱着歌,树下树上只有落花飘散。

两鬓已脱吾种种,三眠欲罢渠青青。

我的双鬓已经白了,但睡眠的时间还要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快要结束了,却依旧绿意盎然。

招提故作疏钟晚,更约杖藜来细听。

在招提寺里故意敲着稀疏的钟声,约定再一同手执拐杖到那里去仔细聆听。

【译文】

与曾公同游,乘着轿子出了南城,停下来时偶然发现了奇异的景象和星星相对照。

山南山北都能听到鸟儿婉转歌唱的声音,树下树上只见落花飘散。

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睡眠的时间还要延长,他即将结束的睡眠却仍然绿意盎然。

在招提寺里故意敲着稀疏的钟声,约定再一同手执拐杖到那里去慢慢听。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写于诗人与友人出游途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全诗意境清幽,笔调轻快流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愉快心情。

首联“同曾公卷出南城”,点明出游的地点和原因。这里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卷”来代替“轿”,既形象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游的情景。

颔联“着处篮舆得小停,偶寻奇诡对屏星”则是对景物的描绘。这里的“着处”是指停下的地方,而“偶寻奇诡对屏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颈联“山南山北有幽啭,树底树头惟落英”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幽啭”和“落英”都传达出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两鬓已脱吾种种,三眠欲罢渠青青”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这里用“两鬓已脱”来形容自己年华老去,用“三眠欲罢”来形容自己睡眠时间的延长,而“渠青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青春常驻的羡慕之情。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愉快心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层次感,既有宏观的自然景观,又有微观的植物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此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十分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之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