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宿昔元未珍。
剩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译文】

我攀爬山花又见到了晴朗的天气,抖掉了身上的尘土,如同季札重游吴地一般。哪有好事人会来载酒相邀?只有那幽鸟懂得唤醒人。年老体衰并不遗憾,五鼎之食在从前不曾珍爱。如今只好用红艳的花朵来娱抚我的眼睛,他时细说淮南春天。

【注释】

  1. 次坰:地名,今河南省汝南县西。
  2. 攀翻:指攀折。聊复得晴景:犹言“再逢晴景”。
  3. 抖擞:掸去、拂去。
  4. 貂裘:用貂尾织成的皮袍。
  5. 季子:指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
  6. 载酒:邀请。
  7. 幽鸟:隐士。
  8. 二毛:双鬓斑白。
  9. 元未珍:原本不珍贵。
  10. 宿昔:从前,往日。
  11. 小红:指红叶。
  12. 淮南春:指淮河以南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一〇八年(唐文宗开成三年)正月在河南汝南作的。诗人登高望远,见山花烂漫,心情愉悦,于是吟咏了这首《次坰寻春韵》。
    首联“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欣悦之情。诗中“攀翻”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攀登山峰时的情态,而“抖擞”则描绘出诗人抖落尘衣,抖掉尘埃的情态,表现出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之情。
    颔联“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认为,好友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就像鸟儿能够理解自己的歌声一样,所以才会邀请友人一起赏景。然而,诗人却感到孤独,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颈联“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宿昔元未珍。”,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之心。虽然自己已经年华已逝,但是仍然珍视着这份友谊。同时,诗人也感慨曾经的辉煌岁月已经不再珍贵,只能作为回忆和怀念。
    尾联“剩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诗人以红叶为引,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之心。红叶象征着友情,而诗人则用红叶来娱乐自己的眼睛,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与旧友相聚,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