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今日好,归棹上淮津。
川迥舟如叶,山遥石似人。
波光篙底动,沙垒涨馀新。
谁信机心少,溪鸥伴此身。
注释:
今天南风正好,我乘船返回故乡。
江水广阔无边,小船轻如飘叶;山峦遥远苍茫,岩石犹如人的形态。
波光荡漾在船下,沙洲因水位上涨而露出新的面貌。
谁能相信,我的心机并不复杂,溪边的鸥鸟陪伴着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到故乡的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淮河上美丽的自然景致和渔人归舟的愉悦心情。
首联“南风今日好,归棹上淮津。”诗人在描写时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川迥舟如叶”,把小船比作树叶,形象地表现了小船行驶在宽阔的水面上,轻盈而自如的样子;“山遥石似人”,将远山比作人,突出了山峰的高大和险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淮河流域的美丽景色,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颔联“川迥舟如叶,山遥石似人。”进一步描绘了淮河流域的自然风景。“川迥舟如叶”形象地描述了水面宽广、水流平缓的特点;“山遥石似人”则通过比喻,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人,突出了山峰的壮观和威严。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淮河流域的自然美,也体现了作者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颈联“波光篙底动,沙垒涨馀新。”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的光影变化,以及沙滩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波光篙底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光闪烁、摇曳多姿的景象;“沙垒涨馀新”则通过比喻,将沙洲比作新的建筑或者设施,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交织的和谐景象。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淮河流域的美景,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尾联“谁信机心少,溪鸥伴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谁信机心少”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溪鸥伴此身”则通过比喻,将溪鸥比作自己的忠实伴侣,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感情和默契。尾联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也为全诗增添了哲理性和深意。
这首诗通过对淮河流域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