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
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
幽禽
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
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
注释:幽禽:指鸟,这里特指杜鹃(布谷)。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春天的杜鹃声如传书,不要像乌鸦那样整天叫个不停。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春天时,杜鹃的叫声随着高柳的摇曳而变化,傍晚时分,它的叫声伴随着落日余晖散去。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杜鹃在树林中飞翔时,发出“格磔”的叫声;观赏月亮时,发出“啁啾”的声音。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杜鹃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但它总是栖息在莫愁村。赏析: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只杜鹃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声音和行为。诗中通过“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杜鹃与燕子相比,暗示了它在春天到来时的欢快之声。接着,诗人又通过“春鸣变高柳”和“暮散落馀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杜鹃在不同时段的啼鸣声,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反应。最后,“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两句,诗人以“格磔”和“啁啾”形容杜鹃的叫声,既形象生动,又富有韵律感。而“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游戏,将杜鹃比喻为七十二般变化,同时又强调它始终栖息在莫愁村,展现了诗人对杜鹃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又有对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