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
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
筱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
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分析该诗的构思特点”,这是分析诗歌的构思;如“赏析该诗的艺术手法”,这是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分析该诗的语言特点”,这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语言等各方面的特征,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考生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安排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译文: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筱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赏析:

全诗写景状物,生动传神,富有情韵和画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诗。

首句点明时间与地点:“五月追凉地”表明了时节,“沧江剩素涟”描绘了江景,两句相得益彰。

“林烟昏午日”描写了树木浓荫遮蔽着阳光,而太阳却依然高悬的景象,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烟”、“午日”这两个词也渲染了一种朦胧美。

“楼影压池天”则写出了楼阁之高耸入云,仿佛要压到天空之上。“楼影”与“天”(指天空)相对,形成一种对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

“筱密工迷径”一句中,“筱”即小竹,“迷径”写出了竹林的茂密与幽深,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荷欹巧避船”一句中,“欹”是倾斜的样子,“巧避”写出了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的优雅,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最后两句“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以鱼儿鸟儿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景画卷,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