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牍公车与愿违,却怀黄绶去江湄。
中都食酪忧莼老,要路编苫笑锦迟。
酒帜亭长离帟罢,浪花风稳暝帆移。
惊秋感别俱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

注释:

  • 干牍公车与愿违,却怀黄绶去江湄。
  • 干牍:指公文。公车:指政府机构。黄绶(sòu):古代官员的印信。江湄:江边。
  • 中都食酪忧莼老,要路编苫笑锦迟。
  • 中都:指洛阳。酪:乳制品。莼老:莼菜老了。要路:官道。编苫:盖茅草为屋。锦迟:织锦慢。
  • 酒帜亭长离帟罢,浪花风稳暝帆移。
  • 酒帜:指船上的灯笼。亭长:汉代的基层行政长官。帏(wéi)幕:帐子。暝(míng)帆:傍晚时收起的帆船的帆。
  • 惊秋感别俱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
  • 惊秋:秋天到来。感别:因离别而生愁绪。琼枝:指桂花树。

译文:
我本希望能在公车之上,干练的文书工作,但愿望未能实现,只得带着黄绶离开长江之滨。
洛阳吃乳酪担心莼菜老了,官道上盖茅草房,讥笑锦缎织得慢。
酒旗摇曳下,亭长的帐篷收起来了,傍晚时分风浪平稳,船只移动。
秋天来临,我因离别而愁绪满怀,桂花凋零,我的体魄也渐渐消瘦,如同那稀疏的树枝。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仕途不得志,离别友人之作。首联“干牍公车与愿违,却怀黄绶去江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公车上做文书的意愿,但结果并未如愿,只得带着黄绶离开江边。这里用“干牍”表示公文,“黄绶”则是指官员的印章,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的仕途。“干牍”和“黄绶”都是文人常用的意象,通过它们,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却怀黄绶去江湄”中的“却”字,表现了诗人的遗憾。
颔联“中都食酪忧莼老,要路编苫笑锦迟”,描绘了洛阳的生活场景。洛阳是古都,这里的食物是乳制品,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诗人在这里借指他的仕途生活,因为莼菜老了,所以感到惆怅。“锦迟”则是指织锦的速度慢,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过于缓慢的无奈。
颈联“酒帜亭长离簑罢,浪花风稳暝帆移”,则是写到了离别的场景。“酒帜”指的是酒馆里的灯笼,“亭长”则是官府的小官,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他们在一起饮酒聊天,然后告别。“浪花风稳暝帆移”则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景,傍晚时分,船帆随风稳定,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安定。这一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别后的心境,既有不舍之情,又有一种释然之感。
尾联“惊秋感别俱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则是诗人对离别的感慨。秋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讶,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于离别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身材越来越瘦弱,就像那些稀疏的树枝一样。这里的“惊秋”既形容时间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