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惭散质山中养,君结孤根江上来。
相对中园两无用,菰芦何处有奇才。
芦
我惭愧于散质山中养育,君结孤根江上来。
相对中园两无用,菰芦何处有奇才。
注释:惭愧于散质山中养育,意思是惭愧于散质(即散生)的山中养育。结孤根江上来,意思是结孤根的江上来。菰芦,水生草本植物,茎可食,皮可制伞。此处泛指芦苇、蒲草等。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江淮一带时。当时诗人年老体衰,生活困顿,但仍然保持着一种清高的人格和坚贞的节操。全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的无奈之情。首句“我惭散质山中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他认为自己虽然生于散质之山却无法在此安家,只能离开,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感到惭愧。第二句“君结孤根江上来”,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羡慕和敬佩。他希望朋友能像孤根一样从江上来,与自己共度晚年。
三、四两句则是对现实的不满。“相对中园两无用”中的中园指的是自己的居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愿望。而“菰芦何处有奇才”中的菰芦则是指那些生长在湿地或水中的草本植物,它们虽然没有奇特的才能但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才能够施展才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通过对比诗人自己的生活与朋友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