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歌钟宴平乐,黎明车骑过宜春。
身长六尺饥将死,唯是平原厌次人。

【注释】

①《偶作》:即“偶作诗”,是诗人自题诗名。《唐才子传》卷三:“元稹……尝有《春日野行呈乐天》诗,自序云:‘偶于郊野见新燕双飞,戏弄之。’”

②歌钟:指宴会上奏乐歌唱。平乐:即平乐观,唐代的游乐场所,在长安城东。③黎明:指拂晓时分。④次人:《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用贫求富之路也。”平原厌次人:意即厌恶贫贱的人。⑤身长六尺:指身高六尺,这里指身材高大。⑥饥将死:饥饿已极,将要死去。⑦唯是:只。⑧平原:泛指平原郡,即今河南滑县一带。⑨厌次:县名,今属山东武城县。⑩此二句:言虽然自己出身卑微,但平生志向高尚,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为伍。

【译文】

傍晚时在平乐观宴饮,早晨车骑经过宜春苑。

我身体高大饥饿将死,只是厌恶平原厌次之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首句写宴会,次句写车骑经过平乐观。第三句写自己身材高大却饥饿将死,第四句写厌恶平原厌次之人。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和权贵的鄙视和蔑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