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棹乘馀兴,平川不驶流。
山来疑逼岸,林度省移洲。
郭迥花仍绕,岩寒桂自留。
鼓声风处叠,帆影浪间浮。
候吏缘溪彴,迎旗骇浦鸥。
向时天际远,还有望归不。

诗句释义

1 “晚棹乘馀兴,平川不驶流”: 在傍晚时分,划船归来,心情舒畅,感觉一切事物都在随心而动。这里的“馀兴”指的是愉悦的心情和兴趣,表示诗人在归途中感到非常愉快。

  1. “山来疑逼岸,林度省移洲”: 山似乎逼近岸边,树木仿佛从水中的陆地上移动过去,形容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2. “郭迥花仍绕,岩寒桂自留”: 在城外,依然有花朵环绕;在岩壁上,桂花独自留下。这里的“郭迥”可能指城外的景色或位置。
  3. “鼓声风处叠,帆影浪间浮”: 风中传来的鼓声层层叠叠,帆影在波浪中摇曳浮动。这里的“鼓声”可能是指鼓点或者鼓声引起的回声。
  4. “候吏缘溪彴,迎旗骇浦鸥”: 等待的官吏沿着溪边小桥走动,迎着旗帜的惊飞的鸥鸟。这里描述的是候吏在溪边走动的场景,以及迎旗时惊飞的鸥鸟。
  5. “向时天际远,还有望归不”: 曾经遥望远方,如今是否还能看到家乡的灯火?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译文

傍晚的船桨激起了游兴,水面平缓没有波涛。
山影似乎逼近岸边,树林仿佛从水上飘过。
城外的花依然环绕,岩石上的桂花独自留存。
风中传来阵阵鼓声,帆影摇曳在波浪间。
等待的官员沿溪边小径行走,惊起的白鹭迎风飞翔。
曾经遥望远方的天际,现在是否还望得到家乡的灯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乘舟归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晚棹乘馀兴,平川不驶流”,表现了夕阳下船只归来时的宁静与愉悦。接着,“山来疑逼岸,林度省移洲”,描绘了山景与水景的自然交融,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最后,“候吏缘溪彴,迎旗骇浦鸥”,以候吏和小鸥作为结尾,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烟火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