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长葛道中作寄侍读梅给事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
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
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
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
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
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
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
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
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 告言归:告知归期。
- 道次:在途中停留。
- 古长葛:地名,位于今河南长葛市一带。
- 水穷:水流干涸的地方。舍舟:停船休息。
- 枥(lí)具:准备马用的东西。
- 南登:往南攀登。高原:高地。
- 天宇:天空。莽溔豁(kòu hū):宽广、开阔的样子。
- 溱(tīn)騷(fán):两种植物名。
- 芣(fú)騩(zài):两种植物名。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劳作从早到晚。
- 县官:指朝廷官员。
- 贤牧:贤德的县令。诏书:皇帝的命令。
- 射(shè):征收。蠲(juān):免除赋税。
- 赋(fù):征收。检(jiǎn):检查。
- 我:作者。占(zhā):占据。廛(chán):古代平民住宅的单位,也泛指住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途中,经过长葛时写给侍读梅给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朝廷政策的赞赏之情。
诗的开头“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归途。接着,“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两句,描述了作者在长葛停留时的所见所感。这里的“水穷”是指河流干涸的地方,“舍舟”则是指停船休息。而“仆具”则是准备出行的工具。最后两句“南登高原望,天宇莽溔豁”,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远眺景象,展现了一幅广阔的天地画面。
诗的主体部分“溱騷澹无波,芣騷森相轧”,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长葛地区的自然美景。而接下来的“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则是通过描绘春日里鸟儿的鸣叫声和阳光的照耀,展现了长葛地区春天的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而“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而“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两句,则是通过描绘郊野中的柘树和流水,展现了长葛地区的生机勃勃。
诗的结尾“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策的赞赏之情。而“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地方官员的贤明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政策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