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顺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
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
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
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
亲靡祔尊,神挈斯祐。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
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朕不惮勤,于庭遣之。
吉日辛酉,帝自文德。
至于大庆,奉宝授册。
永怀劬劳,孝贯天极。
虞宾在位,百官承式。
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
和鸾有容,龙旗孔扬。
既至于庙,是承是告。
奉迁后主,合侑文考。
有主则止,有匹得行。
遂旅豆笾,以及芼牲。
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这首诗是唐代李昂的作品《顺祀诗并序》。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祭祀的尊敬和对明君的赞美。

  2. 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解析】表明皇帝在祭祀时谦虚谨慎,征询群臣的意见。

  3.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
    【解析】“惟章献”、“章懿”指的是宋代的两位皇后,她们被追尊为先帝,并被附祀在太庙里。

  4.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解析】这句话表示要寻找合适的祭祀方式,既符合古代也符合现代。

  5.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他们的孝顺之情。

  6. 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解析】群臣向神灵行礼,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祭祀成果的期望。

  7.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祖先的教诲和孝顺的重要性。

  8. 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9.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古代的宗庙制度,只有一位帝王的配偶被供奉。

  10. 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解析】这句话反映了汉代以后儒家学者对宗法制度的忽视和遗忘。

  11.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
    【解析】这句话批评了当时礼制的缺失和简陋。

  12. 亲靡祔尊,神挈斯祐。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神灵保佑的感激之情。

  13.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两位母亲的孝顺之情。

  14. 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根据传统和教训行事的重要性。

  15.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的仪式和准备工作。

  16. 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对神灵的恭敬和虔诚的态度。

  17.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祭祀顺序和顺序的重视。

  18.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的时间是在孟冬十月。

  19. 朕不惮勤,于庭遣之。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皇帝亲自前往宗庙祭祀的决心和努力。

  20. 吉日辛酉,帝自文德。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的日期是在辛酉日。

  21. 至于大庆,奉宝授册。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的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22. 永怀劬劳,孝贯天极。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祖先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坚持。

  23. 虞宾在位,百官承式。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的庄严场面和百官的恭敬态度。

  24. 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使用册书和宝器来祭祀神灵的场景。

  25. 和鸾有容,龙旗孔扬。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使用的乐器和旗帜的壮观景象。

  26. 既至于庙,是承是告。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向神灵致敬并报告祭品的准备情况。

  27. 奉迁后主,合侑文考。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向神灵敬献新帝并祈求祖先的庇护。

  28. 有主则止,有匹得行。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遵循先帝的意愿并遵守礼仪的规定。

  29. 遂旅豆笾,以及芼牲。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准备祭品和牲口的过程。

  30. 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祭祀时使用的清水和清汤的制作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