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范围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古人的情感态度”等,重点考核情感分析的题目,注意一般从意象、意境、手法、情感、主题等方面入手,逐项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元素,如: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提炼,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赏析。

1.理解词句内容。“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醒来后,看到玉屏风上还有落花;这两句是写初醒时的所见。“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天气骤生轻暖”是指天突然变暖了;“衬沉香帷箔”指用香木帘子挡着帐子(防止蚊虫进入);这两句描写的是对初醒后所见之景的感受。“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珠帘约住海棠风”是指用珠帘挡住海棠花的香气;“愁拖两眉角”指因为被花香所困扰而愁上眉头下额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昨夜一庭明月”是指昨晚庭院里一片皎洁的月光;“冷秋千红索”指秋千上挂着的红色的东西被风吹得瑟瑟发抖。这两句是描述昨夜所见之景的感受。“今夜玉楼春睡觉”,今夜又梦见自己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睡觉;“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面没有春风可入;“东风恶”意思是说春风无情;这两句是写梦境中的所见。“梦中无那处,风雨替人愁”,“梦中无那处”指梦中也没有地方可去;“风雨替人愁”指梦中也伴随着风雨而忧愁;这两句是写梦中所见之景的感受。

2.理解诗意。“好事近”为宋词牌名,又名《喜迁莺》、《月华清》,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上片前两句写梦醒后所见之景,后两句写梦中所见之景;下片前三句写梦中所见之景,最后两句写梦中所见之人。“东风恶”一句,化用了李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作者以“东风”代称南宋统治者,“恶”即讨厌。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无法回到故土的痛苦之情,同时也暗示出自己对宋朝的不满。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的是一个闺中少妇的梦。词人借闺中少妇的梦,抒发了她对中原的怀念和对金人的痛恨,以及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和追求。全词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怀和关切,以及她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爱国激情。

【答案】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好事近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译文:

睡醒后,看到玉屏风上的落花还在飘落。天气突然变暖了,香木帘子挡住了帐子。

珍珠帘子挡住了海棠花的香气,愁容紧锁在两眉之间。昨晚庭院中一片皎洁的月光,秋千上挂着红色的绳子随风摇摆。

好事近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词。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所见之景;下片前三句写梦中所见之景;最后两句写梦中所见之人。

上片起首二句“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是说睡醒后看到玉屏风上还有落花;这两句是写初醒时的所见。“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这两句是描述的是对初醒后所见之景的感受。“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这两句是写梦中所见之人。“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这两句是描述的是昨夜庭院里的景象。

下片开头三句“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写的是昨夜庭院里的景象;这几句是写梦中所见之景。接着三句“今夜玉楼春睡觉”,说的是一个春天的夜晚做梦;这几句是写梦中所见之人。“东风恶”,这一句是化用了李煜《虞美人》词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作者把“东风”代称南宋统治者,表示厌恶的意思。“梦回芳草思绵绵”,“梦回”二字承上启下,表明作者正处在梦境之中;“芳草”点明时节,是春天,也是江南的春天;“思绵绵”三字说明梦的内容是关于思乡怀国的。

结尾两句“梦里无那处,风雨替人愁”,意思是梦中也没有地方可去;“风雨替人愁”意谓梦中也伴随着风雨而忧愁;这两句是写梦中所见之景的感受。整首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怀和关切,以及她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爱国激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