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碧山栖,四面远天为壁。
窗启俯临层巘,看偃松苍积。
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
卓午聒回幽梦,是衙蜂喧日。

注释:

  1. 回首碧山栖,四面远天为壁。
  • 回首:回头看。
  • 碧山:青色的山。
  • 幽壁:高耸入云的山峰。
  1. 窗启俯临层巘,看偃松苍积。
  • 层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 苍积:苍翠堆积。
  1. 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
  • 花关:花木掩映的小径或小门。
  • 休:停止。
  1. 卓午聒回幽梦,是衙蜂喧日。
  • 卓午:正午时分。
  • 衙蜂:蜜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词人回忆起自己在柳庵的旧隐生活,与放翁(陆游)诗歌相呼应。

词的第一句“回首碧山栖”,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他回想起在青山中隐居的生活,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环绕。这种景色显得宁静而神秘,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第二句“四面远天为壁”,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壮丽。四面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词人与外界隔绝开来,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这里的“碧山”和“远天”都是形容山峰的颜色和高度,突出了一种高远、空灵的意境。

第三句“窗启俯临层巘”,描述了词人开窗眺望的情景。他俯视着层层叠叠的山峰,感受着它们的苍翠和生机。这里的“层巘”形容山峰的形状和高低错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印象。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在山水间的自由自在之感。

第四句“看偃松苍积”,则转向对植物的描写。词人看到了偃松苍翠茂密的场景,这些松树似乎生长得非常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偃松”指的是那些低矮生长的松树,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显得非常自然和和谐。

最后一句“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尽管是漫长的白昼,但是花儿却紧闭着,没有开放。与此同时,猿猴和鸟儿也在树下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长昼不曾开”意味着花儿即使在白天也不开放,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或者是花朵本身的特性。而猿猴和鸟儿在树下休息,则反映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景象。

第五句“卓午聒回幽梦”,则是一种对梦境的描述。当中午时分,蝉鸣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似乎打破了宁静的梦境,让人感到有些喧闹。然而,正是这样的喧嚣反而让词人的幽梦更加清晰,他仿佛听到了蝉鸣声的回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节奏。

最后一句“是衙蜂喧日”,则再次回到了对昆虫的描写。衙蜂(蜜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忙碌着采蜜,他们的嗡嗡声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活力。这里,衙蜂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们似乎在进行一场盛大的劳动竞赛,展示着自然界的繁荣景象。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展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