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嬲空庭,梦回失却桐庐路。
春愁相赴。
又是红窗暮。
卜损金钗,怕见芳园树。
微寒度。
水沉销炷。
且伴春风住。

【注释】

(1)点绛唇 其一 闺情:《花庵词选》卷六,“闺怨”。

(2)雨嬲空庭:雨打在庭院里。

(3)桐庐路:地名,在杭州西。

(4)红窗暮:黄昏时,打开红漆的窗。

(5)卜损金钗:用金制的簪子梳头。

(6)芳园树:美丽的花园里的树木。

(7)水沉销炷:点燃水沉香木制成的香烟。

(8)春风住:春风吹拂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情,上片写女子梦回时所见到的情景,下片写女子思念之情以及她对春光的留恋。全词以“春愁”为纲,通过“梦”和“风”两字贯穿全篇,将闺中女子的愁情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作者借写景来抒写自己闺中之思,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

起句“雨打空庭,梦回失去桐庐路”,写的是春日里,细雨纷飞,庭院空荡,主人公在梦中回到了故乡杭州,但一觉醒来,却再也找不到那通向家乡的路了。这里用了“雨打”、“空庭”等意象,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用“梦回”一词,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主人公的心绪之中。接着两句“又是红窗暮,怕见芳园树。”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夜晚看到窗外景色,内心充满惆怅和无奈的情感。这两句诗中,“又是红窗暮”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又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怕见芳园树”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害怕见景的心情。

词的下片则转入了抒情部分。“卜损金钗”,意为用金簪子梳妆打扮,这里的“卜”字,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也写出了女子的心理活动。“芳园树”,则是指那些美丽如画的园林中的树木。“怕见芳园树”,这句中的“怕”字,既写出了女子的谨慎小心,也写出了女子对于爱情的畏惧和不安。

最后两句“微寒度水沉销炷,且伴春风住”,则是写主人公在春天里,独自陪伴春风,度过寂寞时光。这里的“微寒度水沉销炷”一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且伴春风住”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诗中,“春风住”与“卜损金钗”、“芳园树”等意象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词以“春愁”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春天里独自思念爱人的女子形象。同时,词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