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踏闲愁,先生被却拘墟也。
梦馀醒暇。
叉手槐凉下。
树畔驴儿,有似邯郸野。
归去者。
炊成潇洒。
莫道黄梁哑。

【注释】

蹴蹋:踩踏。

梦馀:梦中醒来之后。

叉手:两手交叉在胸前。

槐凉:夏日树荫下的凉爽。

归去者:指诗人自比为《庄子·让王》中的“曳尾于涂中”的尾巴之虫,表示不愿出仕做官。

黄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食,吃后能让人长生不老。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咏物诗。全诗通过对槐树下驴子和被牵到马市上去卖的骏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决心。

前四句写梦中的情景。“蹴蹋闲愁,先生被却拘墟也。”这两句写梦中,诗人骑着一匹马,在郊外驰骋。马儿自由自在地奔跑着,而诗人却感到十分忧愁、压抑,好像被人牵着鼻子一样。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表明诗人虽然身居官场,但却心向自由,不愿受制于人。

“梦馀醒暇,叉手槐凉下。”这两句写梦中醒来之后,坐在槐树下休息。诗人叉起双手,靠在槐树旁的栏杆上休息。这里的“醒”字表明诗人从梦中醒来,而“闲”字则表明诗人的心情轻松自如。

诗人又写到槐树下的驴子。“树畔驴儿,有似邯郸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槐树下的驴子,很像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所养的骏马。赵胜曾经在邯郸市上卖掉自己的马,结果马被一位商人买走,他只好把马送回赵国。诗人通过比喻,将驴子比作马,暗示自己与马的命运相似。

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放弃仕途,回家过逍遥生活。“归去者,炊成潇洒。莫道黄梁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既然决定回家去过逍遥的生活,那么就要好好地享受一番。不要因为吃了那顿美餐而变得哑口无言,不再说话了。这里的“炊成潇洒”指的是诗人准备回家后好好地享受一顿美餐,而“莫道黄梁哑”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够过上逍遥生活的自信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槐树下驴子和骏马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融入到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反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