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惯双蛾翠损长。
犀帘静暮堂。
新梦断,乱蝉凉。
慵续午馀香。
宛转簟纹光。
似回肠。
清宵好更梦横塘。
学鸳鸯。

解析与注释

  1. “蹙惯双蛾翠损长” - 此句表达了女子因长时间皱眉而使得眉毛显得更加细长,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愁容。
  • 关键词: 蹙惯(皱眉),双蛾(眉毛)
  • 赏析:这句通过描述女性面部特征,增添了人物情感的深度。
  1. “犀帘静暮堂” - 描述了傍晚时分,室内光线昏暗,只有犀色窗帘透入一些光亮,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关键词: 犀帘(用犀角制成的帘子),暮堂(傍晚的屋子)
  • 赏析:通过描写细节,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性。
  1. “新梦断,乱蝉凉” - 暗示了夏日的结束或黄昏的到来。蝉鸣声和凉爽感可能象征着季节变化。
  • 关键词: 新梦(新的梦境),乱蝉(杂乱的蝉声)
  • 赏析:此句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了时间的流转。
  1. “慵续午馀香” - 描述人物在午后感到困倦,不想继续做任何事情,只想休息。
  • 关键词: 慵续(疲倦,不想继续),午馀香(午后的余香)
  • 赏析:反映了人物的情绪和状态。
  1. “宛转簟纹光” - 簟(竹席)上的纹路随着光线移动而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美。
  • 关键词: 宛转(形容光线、动作等),簟纹(竹席的纹理)
  • 赏析:这句话利用自然景象来增加诗句的美感和动感。
  1. “似回肠” - 将视线从簟纹上引向内心感受,暗指内心的复杂情绪或回忆。
  • 关键词: 回肠(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未明确指出是何种情感。
  • 赏析:这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1. “清宵好更梦横塘” - “清宵”可能指的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更梦”表示夜晚更深时仍不断做梦。“梦横塘”则可能意味着梦到了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场景。
  • 关键词: 清宵(深夜),更梦(深夜的梦),梦横塘(梦境中的场景或地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描述,以及夜晚带来的沉思和幻想。
  1. “学鸳鸯” - 这里可能是借用鸳鸯的象征意义,即夫妻和谐、恩爱。也有一种解读认为此处是直接引用古诗“愿作鸳鸯不羡仙”,意指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和谐。
  • 关键词: 鸳鸯(传说中的鸟,常象征夫妻恩爱),但在这里也可能是借用其寓意。
  • 赏析:这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爱情或婚姻的理想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总结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渲染,展现了一幅温馨而略带忧愁的画面。通过对日常景物的观察,如“新梦断,乱蝉凉”、“宛转簟纹光”等,诗人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丽瞬间,还巧妙地将这种美景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此外,诗中多次使用“似”字和“梦”字,形成了丰富的意象,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