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
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
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
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程昆仑邀请他到万岁楼去。
千寻的江阁引众峰,多景登临策短筇。
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
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
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注释:
- 程昆仑:唐朝诗人,字仲文,河南人。
- 千寻江阁:指长江边的高楼,千寻是形容其高耸入云。
- 引诸峰:招揽周围的山峰。
- 多景登临策短筇:多种景色可以登临观赏,拿着手杖(筇)登上山。
- 谢朓:南朝齐文学家、政治家,有“五言长城”之称,与鲍照并称“大小谢”。
- 王恭: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书法遒健。
- 三年梦里西津雨:三年来梦见西津下雨。
- 半夜灯前北固钟:半夜里听到北方的钟声。
- 明日芒鞋别君去:明晨我将带着草鞋离开你。
- 城中遥望白云重:在城中远远地看到白云重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千寻江阁引诸峰”,诗人以千寻之高的江阁为起点,引领着众多山峰,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这一句中,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高楼比作千寻之高,既形象地展示了其高大雄伟,又寓意着人生的追求和志向。
第二句“多景登临策短筇”,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景象,登高远眺,手持短筇(竹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句诗中,诗人通过对“多景”、“策短筇”等词汇的选择,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
第三句“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诗人以谢朓和王恭两位文人墨客的形象为参照,赞美了友人的风采和才华。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朋友的风度与两位文人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又展现了自己的谦逊之意。
第四句“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诗人回忆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其中包含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梦里西津雨”和“半夜灯前北固钟”两个意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朋友对自己的陪伴和支持。
第五句“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诗人告别了朋友,独自走在回城中的路上。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芒鞋”这一意象,寓意着离别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遥望白云重”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和意象选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