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千林冻欲摧,倚栏日日望春回。
天公为我传消息,故遣梅花特地开。
【注释】
梅林:指梅花丛。
春信:春天的消息,即梅花开放的消息。
倚栏:靠着栏杆。
望春:盼望春天来临。
天公:天上的神灵,这里指春神。
传消息:传递消息。
故:特意。
【译文】
积雪覆盖了千树万木,树木冻得快要折断了。我天天靠着栏杆,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天上的神啊为我传达消息,所以特意让我欣赏到这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
《梅林春信》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冬末雪景,后两句写期待春天到来的心情。“梅林”句,写冬末雪景,大雪纷飞,使满山遍野的树林披上银装。“千林”句,以夸张手法描绘出大雪覆盖之广。“冻欲摧”是形容树枝因雪而弯曲的样子,也比喻作者因盼望春天而心绪不宁。“倚栏日日望春回”,写诗人倚在栏杆上,天天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天公为我传消息”一句,化用了南朝宋谢庄的典故。《世说新语·言语》:“谢安年少时,安仁作仆射,年四岁,神智白若冰雪,风容秀整,言谈间,见者忘疲。”安仁指谢玄,谢安的字。谢安年轻时就很有才气,人们称其为“风神秀异”。后来他做了大官,人们称赞他是“安石风流”。谢安曾与友人游山赏景,忽然下起雪来,谢安指着飘落的雪花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友人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友人问为什么,谢安说:“柳絮因风起,本自有时;唯此波动,上下如故。”谢安把雪比作柳絮随风飘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花飘飞的情景。后来谢安担任东阳太守时,有一次他在东山别墅游玩,忽然大雪纷飞,落在他的头上和衣服上。他抬头一看,看见雪花纷纷扬扬落下,便对客人道:“山中有松,不知何以凌寒独自开。”谢安把松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谢安用柳絮、雪花比喻自然景物,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谢安还经常引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他曾说:“桓温事殷浩,有斯人之龙骧虎视,小人之凤毛麟角。”意思是说:像桓温这样的英雄豪杰很少,像桓温那样的小人却比比皆是。后来有人评论说,桓温虽然很有才能,但为人骄傲自负,不能与谢安相提并论。又如他曾说:“谢安石在东山高卧,诸人每欲遣之出共周旋竞逐,犹以王、刘相许,后屏人曰:‘阿螭正欲作万里封侯,汝等何得遽欲以万户侯相借邪?’”意思是说:谢安石隐居东山,别人想让他出来一起争胜斗勇,都把他当作王羲之、谢客来看待。谢安石听了这话以后,就把自己比作阿房宫里的一只玉龟,不愿出来与人争斗。后来有人问谢安:“谢安石何如王、客?”意思是问谢安石怎么样呢?王羲之、谢客就是当时有名的两个书法家和文人。谢客就是谢灵运,他的儿子谢玄曾任东阳太守,谢安曾经问他:“近来复闻文义,颇复省否?”意思是问近来有没有听到什么好的诗文。谢客回答说:“既好亦佳,然会文精太傅门生萧然未若耳。”意思是说:好的诗文当然很好,但是会文的人太多了,没有谁能够超过太傅谢安的门生谢灵运了。
韩偓的《梅林春信》就是借用谢安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希望早春来临的心情。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冬末雪景,后两句写期盼春天到来的心情。前两句写冬天里梅花盛开的景象,后两句写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前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积雪的厚薄和树木的弯曲程度写得淋漓尽致。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盼望春天早日降临的急切心情。
韩偓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动乱年代,他一生历经战乱,颠沛流离,最后在公元886年(唐光启三年)因病去世。韩偓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豪放奔放,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的身世感慨,抒写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不平。韩偓的一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