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老人危翁一,岁晏雨晴扶杖出。
惊闻二圣尘再蒙,归阖柴门哭三日。
眼空愁绝声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凛然生气申包胥,万古千秋葬忠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以意境深邃、情感丰富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翻译:
南乡的老人危翁一,岁末风雨中的拄杖人。
惊闻两位圣人尘世再蒙难,归家闭门痛哭三日尽。
眼中已无悲伤声音也随之停止,村中的人哀悼老人已去世。
凛然英气如申包胥,千秋万代忠义名垂青史。
注释及赏析:
诗句解读:
- “南乡老人危翁一” - “南乡”指的是南方的乡村或地区,“老人”指的是一位年迈的老者。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人物的称呼,或者是泛指那些在乡间生活的老人。“危翁一”意味着这个老人显得格外的孤独和脆弱。
- “岁晏雨晴扶杖出” - “岁晏”即年终之时,”雨晴”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可能是从雨雪到晴朗的过渡。“扶杖出”描绘了老人在风雨之后,拄着拐杖走出家门的场景。
- “惊闻二圣尘再蒙难” - “二圣”通常指皇帝和皇后,”尘再蒙难”则表示皇帝和皇后遭受不幸。这里的“惊闻”表达了一种震惊和不安的情感。
- “归阖柴门哭三日尽” - “归阖柴门”意味着回到简陋的家中,”哭三日尽”表明了老人悲痛欲绝的程度。这里的“尽”可能意味着哭声持续不断,直至耗尽。
- “眼空愁绝声遂止” - “眼空”形容极度的悲伤使得眼睛失去了光彩,”愁绝”表示悲伤到了极点。“声遂止”则暗示了哭声随着悲伤的消失而停止。
- “里人唁翁翁死矣” - “里人”指的是村里的居民,”唁”是慰问的意思。“翁死矣”直接表达了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
- “凛然生气申包胥” - “凛然”意为威严的样子,”申包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英雄,因其忠诚和勇敢而闻名。这里可能是在赞扬这位老人的精神气质与申包胥相似。
- “万古千秋葬忠义” - “万古”指的是永远的时间,”千秋”则是千年,”葬忠义”表示这位老人的一生都是为了忠诚和正义。这里的“葬”字可能意味着他的死亡被人们铭记,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人在年末雨晴后外出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孤独和悲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对这位老人深切的同情和敬意。诗中的关键词“南乡”、“危翁”、“岁晏”、“悲”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描绘了场景,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味深远,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