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白日忽西颓,川枯山木槁。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海羽知衔石,冥魂能结草。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成败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诗句解读:
- 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敬畏。”禔躬凛苍昊”中的“禔躬”意味着庄重自持,“凛苍昊”则描绘了对广阔天地的敬畏感。
-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 “世事重且艰”指出世间事务复杂、繁重,需要深思熟虑,而“一一萦怀抱”则强调了诗人对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内心世界的困扰。
- 白日忽西颓,川枯山木槁 - 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象征性地表明时间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白日忽西颓”中的“白日”指代光明或希望,“西颓”则表示其衰落或结束。“川枯山木槁”通过具体景象描绘出环境的萧条与生命力的消逝。
-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 这两行诗通过古代典故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鲁阳”是传说中的神力之人,能以一己之力抵挡日落;“杞国”则是一个虚构的国家,此处可能隐喻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忧如捣”形象地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和焦虑。
-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 这里的“人或诿气数”意指世人可能将不幸归咎于天命或运气不佳,而“我独伤伦道”则是诗人独自感叹道德准则的缺失或被忽视。
- 海羽知衔石,冥魂能结草 - 这两句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生存智慧,以及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海羽”可能指的是海边飞翔的鸟,“冥魂”指幽冥之中的灵魂,而“衔石”和“结草”都是自然界中小生命为了生存所展示的智慧和坚韧。
-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 这里的“昂藏美衣冠”形容人的外表光鲜,但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岂忍同屠保”,表达了一种对于外表与内在价值不符现象的批判,即不应只看重外在的华丽,而忽略了内在的美德。
- 成败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预测性的深刻认识。“成败难逆料”意味着无论成功或失败,都难以预测和控制;“死生任常造”则强调死亡和出生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
-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 最后两句鼓励人们继续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历史,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就。“天心倘未厌”表示如果上天(或命运)还愿意给予机会,那么就应该抓住机会,“努力书勋考”则是对这种积极态度的具体体现。
译文:
读书时向往圣贤,自我约束严肃面对苍茫的天地。
世界纷繁复杂,艰难重重,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太阳西沉,河流枯竭,山林枯萎。
鲁阳挥戈,试图阻挡时间的流逝,但徒劳无功。
杞国的人担忧未来会像捣衣一样破碎。
有些人将命运的不公归咎于天意,而我却独独心痛于道德和伦理的沦丧。
即使海鸥在空中低飞,也知道如何衔取小石;即使在阴间,灵魂也能结出草籽。
尽管外表英俊,但内心的德行才是最为重要的。
不应该容忍那些只注重外在美而忽略内在修养的人。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无法预料,生死更是由命运所决定。
若上天还有恩赐之意,那么就应当努力工作,为自己的功绩留下记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批判。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品德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诗人借助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生命、道德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对公正社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