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辱臣当死,时危命亦轻。
谋吞豫让炭,肯结仲由缨。
洒血瞻行殿,伤心望虏营。
尚留仪卫否,早晚复神京。

【注释】

丁未二月上旬四首: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二月。丁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此诗是杜甫当时在长安所作。

主辱臣当死:国君受辱,臣子应该为国而死。

时危命亦轻:国家危难之时,臣子的性命都显得可贵而轻贱了。

谋吞豫让炭,肯结仲由缨:豫让曾为报国仇而吞炭变声,张良曾为保汉室而结黄石之约,此处暗喻自己有志恢复中原。

洒血瞻行殿,伤心望虏营:杜甫站在朝廷行宫前,遥望着被吐蕃占领的长安,满腔悲愤,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尚留仪卫否,早晚复神京:朝廷尚存仪仗和卫兵,收复京师的日子不远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广德元年(763)春的七言律诗。广德二年(764),诗人弃官西行途中写下了《奉赠韦左丞》一诗,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安史之乱,收复失地的美好愿望。这首诗是杜甫此时所作,是他“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反映。诗人从自己的命运出发,对国家的安危深怀关切,对吐蕃侵略者深恶痛绝,对唐王朝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忧虑和不安。全诗感情沉郁,风格悲壮,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