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下诸侯老,微言众不听。
只应有馀论,时复注前经。
郡古疏还往,官闲任醉醒。
主人鹅可换,更为写黄庭。
注释:
- 幕下诸侯老,微言众不听。
译文:幕府之中的诸侯都已经老了,他们的智慧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聪明才智已经被众人所忽略。
- 只应有馀论,时复注前经。
译文:只能留下一些余论,时不时地引用一些经典。
- 郡古疏还往,官闲任醉醒。
译文:古代的郡守们已经离开了我们,现在的官员们已经闲下来,可以随意醉酒和醒来。
- 主人鹅可换,更为写黄庭。
译文:主人家的鹅可以拿来换酒,我还要写黄庭经。
幕下诸侯老,微言众不听。
只应有馀论,时复注前经。
郡古疏还往,官闲任醉醒。
主人鹅可换,更为写黄庭。
注释:
几人曾是同盟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几人曾是同盟的作者是:吕本中。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释义是:几人曾是同盟:指的是曾经一起合作、共同奋斗的伙伴,现在却各自分道扬镳。这里表达了对曾经团结一心的同伴有感伤和怀念之情。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拼音读音是:jǐ rén céng shì tóng méng。
点检平生交旧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点检平生交旧的作者是:吕本中。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释义是:回顾平生交往的老朋友。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拼音读音是:diǎn jiǎn píng shēng jiāo jiù。 点检平生交旧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3句。 点检平生交旧的上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谁道能诗有声出自《即事六言七首》,谁道能诗有声的作者是:吕本中。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释义是:谁道能诗有声:意指人们常说能作诗的人一定口才好,有说话的能力。这里用“谁道”表达一种反问的语气,实际上是在强调并非所有能诗的人都一定擅长说话。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拼音读音是:shuí dào néng shī
毕竟学书不成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毕竟学书不成的作者是:吕本中。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释义是:终究没有学成书法。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拼音读音是:bì jìng xué shū bù chéng。 毕竟学书不成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毕竟学书不成的下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毕竟学书不成的全句是
重寻曲礼三千出自《即事六言七首》,重寻曲礼三千的作者是:吕本中。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释义是:重新寻找古代的《礼记》中的三千条礼仪规范。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拼音读音是:zhòng xún qū lǐ sān qiān。 重寻曲礼三千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重寻曲礼三千的上半句是: 圣学工夫安在。
圣学工夫安在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圣学工夫安在的作者是:吕本中。 圣学工夫安在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圣学工夫安在的释义是:“圣学工夫安在”一语出自《即事六言七首》之一,其中“圣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学说,“工夫”即功夫、努力,这里可以理解为修养或实践,“安在”是问在哪里。整句话的意思是询问儒家的学问和修养到底在哪里。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学说实践层面的思考
忘言未是安禅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忘言未是安禅的作者是:吕本中。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忘言未是安禅的释义是:忘言未是安禅:达到忘却言辞、言语的境界,并不是真正的静心修行。在这里,“忘言”指的是不依赖言语表达,达到超脱言语的境界;“安禅”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句话强调修行不仅是语言的修行,更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养生不能延年的作者是:吕本中。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释义是:养生不能延年:即使注重养生,也无法延长寿命。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拼音读音是:yǎng shēng bù néng yán nián。 养生不能延年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养生不能延年的下半句是:忘言未是安禅。
无人会读春秋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无人会读春秋的作者是:吕本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释义是:无人会读春秋:没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或历史教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拼音读音是:wú rén huì dú chūn qiū。 无人会读春秋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无人会读春秋的上半句是: 直至孟轲没后。
直至孟轲没后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直至孟轲没后的作者是:吕本中。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直至孟轲没后的释义是:直至孟轲没后,释义为:直到孟子去世之后。孟轲,即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没,通“殁”,意为去世。此处表达的意思是,直到孟子去世之后,某些情况或现象才得以结束或发生变化。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注释】 祁:地名,今山西祁县。居士:指僧人。抄书手:指抄经的人。遗经:僧人遗留的经籍。野寺:荒废的寺院。仪型:榜样。 【赏析】 诗中通过写自己与祁居士交往的经过,表现了对佛教徒的敬意和对其人格的赞美。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
病中得舍弟信 频通婺女讯,兼得会稽书。 岁月呻吟里,文章困睡馀。 百年判憔悴,万里付迂疏。 尚欲身强健,相从得定居。 注释: 1. 频通婺女讯:频繁地与婺女的书信联系。婺女:指女子,这里指妻子。 2. 兼得会稽书:同时也收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的来信。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古代属会稽郡。 3. 岁月呻吟里:在疾病折磨下,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呻吟:因病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4. 文章困睡馀
【注释】 ①令节:美好的节令,这里指正月十七日。安在:安于、处于。晨钟:晨报晓的钟声。奉夙兴:早起听早报晓的钟声起床。②空庭:空旷的庭院。③广殿:宏伟的殿堂。残灯:未燃尽的蜡烛残光。④笑语:欢笑的声音,形容欢乐的场景。已:已经。经游:经过游览。如未曾:像从未经历过一样。差胜:差强可取,勉强可以称道(指自己)。⑤吾衰:我年老体衰。得:能够。坚卧:安安稳稳地躺着。⑥差胜:差不多可以称得上。⑦住房僧
寄闽中亲旧 浓阴蔽烈日,小院有馀凉。 顿觉枕簟好,时闻荷芰香。 秋成今可必,衰疾未相妨。 径欲闽中去,寻僧不裹粮。 注释: 1. 浓阴蔽烈日:浓郁的树荫遮住了烈日。 2. 小院有馀凉:小院里有着足够的凉爽之处。 3. 顿觉枕簟好:突然感到枕头和竹席都很舒服。 4. 时闻荷芰香:不时地闻到荷花和菱角的香味。 5. 秋成今可必:秋天的到来是必然无疑的。 6. 衰疾未相妨:尽管身体衰弱
即事 经旬困炮煮,今夕有微风。 市井嚣尘外,溪山啸傲中。 秋凉亦不远,吾道恐终穷。 准拟闽中士,今年一笑同。 译文: 经过多日的炮声轰炸,今天终于能享受片刻的宁静;今晚有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虽然身处喧闹的市集之中,但能在喧嚣之外寻找到一片安静;在山川之间,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咆哮与自在。 秋天的气息已经渐渐临近,我的求索之路似乎也走到了尽头;期待着与闽中的友人相聚,今年我们能够一同笑谈。
【解析】 “君去留不得,我穷前未闻”:你离去不能留住;我在贫困中还没有听说过。“君”,你;“留不得”,留不住;“我穷前未闻”,我贫穷之前还没有听说过。“我”,诗人自指;“穷前”,指贫寒之时;“未闻”,没有听说过。 “如何出笼鹤,更送离山云。岁晚逢同志,人稀莫离群。”:如何像出笼的白鹤,又要送你远去,离开这高山的云雾?到了晚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因为人少而离开团体。“逢”,遇到;“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