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作尘寰住,虚随云雨山。
人皆钦懿范,天不予长年。
室静如归隐,心安胜学禅。
传家有令子,尚得慰重泉。
【注释】
向佥判:指唐代诗人向子諲。佥判,即佥事。母:指向子諲的母亲。
尘寰:尘世间。云雨山:喻指仙境。
人皆钦懿范:人们都钦佩母亲的懿行。
天不予长年:上天不赋予母亲长寿的生命。
室静如归隐:居室宁静如同归隐一般。归隐,古代文人退隐林泉的雅称。
心安胜学禅:心里平静胜过学习禅宗。禅宗讲究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传家有令子:传宗接代有贤明之子。令子,贤德之子。
尚得慰重泉:还能慰藉在阴间的亲人。重泉,即地下或幽冥。
赏析:
向子諲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清丽为主。这首《向佥判母挽词》是一首悼亡之作,通过对向佥判母亲生平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其辞世的哀思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首句“懒作尘寰住”,描绘了向母一生淡泊名利、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她不愿意在人世间虚度光阴,而是选择与大自然为伍,追求一种高洁的人生境界。这种态度体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虚随云雨山”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超脱和独立。云雨山,是指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征着高远而神秘的境界。向母不愿被世俗纷扰所困,而是选择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她更加自由、无拘无束。
第三句“人皆钦懿范”,赞美了向母的美德和风范。懿范,是指美好的德行和风貌。向母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尊敬。她不仅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第四句“天不予长年”,表达了对向母寿命的惋惜之情。天意无情,没有赋予向母长寿的寿命,让她早早离开了人世。这种命运的无常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然而,正是这种无法预测的命运,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和亲情。
“室静如归隐”,描绘了向母家居环境的宁静和美好。归隐,是指归隐山林、远离喧嚣的一种生活状态。向母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然度过晚年,享受宁静的幸福生活,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这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向母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心安胜学禅”,表达了向母对于内心平静的重视。禅宗讲究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够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向母虽然已经离开了人间,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她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繁华和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思想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最后一句“传家有令子”,是对向母家族后代的期望和祝福。传宗接代有贤明之子,这是对家族后代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父辈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也希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这种期望不仅寄托了家族成员的希望和梦想,也体现了我们对下一代的深深期待和关怀。
整首词通过回忆向母生前的事迹,表达了对向母逝世时的哀思之情。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们从中汲取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