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庵居士渠不识,齿发则衰心未然。
樽下不知公子贵,酒中差觉孟生贤。
已吞舌本三千丈,却住人间五百年。
触忤风光君莫怪,棒头无地可逃禅。

密庵居士渠不识,齿发则衰心未然。

密庵居士你我之间还不认识,岁月流逝我已头发斑白,但内心依然年轻。

樽下不知公子贵,酒中差觉孟生贤。

坐在酒杯旁却不知道你的高贵身份,酒桌上你表现得很有才华,让我对你刮目相看。

已吞舌本三千丈,却住人间五百年。

我已经吃掉了三千丈长的舌头,但我依然住在人间五百年。

触忤风光君莫怪,棒头无地可逃禅。

冒犯了我不要责怪我,我无处可逃,只有面对这世间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竹子自喻。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人生的无奈和对佛理的理解。

首联“密庵居士渠不识,齿发则衰心未然。”通过“密庵居士”这个角色来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用“齿发则衰”来形容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依然年轻。

颔联“樽下不知公子贵,酒中差觉孟生贤。”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与张生的交往情况。在这里,诗人把自己比作竹子,张生比作孟生(孟尝君),通过两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诗人认为,虽然自己已经老了,但依然可以结交到像张生这样的朋友。

颈联“已吞舌本三千丈,却住人间五百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在这里,诗人用“舌本”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三千丈”形容其长度之大。而“却住人间五百年”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价值和意义。

尾联“触忤风光君莫怪,棒头无地可逃禅。”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和领悟。在这里,诗人用“触忤风光”来形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棒头无地可逃禅”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我们无法逃避生死轮回的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